- 06关注
在四川各地,频频上演的“江湖救急”温暖了这个冬日
“共享药箱”总有人悄悄补齐
-
成都市蒲江县部分村(社区)的共享药箱(拼图)。蒲江县委社治委供图
“孩子缺退烧药。”“我有。”“我需要抗原两支,地址是成都市锦江区北顺城街38号……”
12月以来,四川的最低气温已降至5摄氏度以下,虽然气温在降低,但在全省各地,一幕幕温暖的场景正在陆续上演:大家通过线上“新冠防护药物公益互助平台”交换相对富余的药品;部分小区设立爱心“共享药箱”为邻里解燃眉之急……疫情防控优化措施进入新阶段,面对“江湖救急”,部分市州居民们通过“线上公益互助+线下自发免费送药”守望相助,互“医”互靠,共渡难关。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庭铭 唐泽文 范华吴亚飞
线上互助小程序
让药品流转到最需要它的人手中
近日,在成都部分小区的微信群里,流传着一张多余退烧药品线上统计表,有需要的居民们只需填写信息,同小区的邻居们就会把自己多余的药品送到门口。同时,一张名为“新冠防护药物公益互助”小程序的截图,也在四川人的朋友圈中流传。
与小范围的药品交换不同,该小程序面向全国人民交换多余的药品。打开小程序,居民就可以快速看到药物的“求助信息”和“帮助信息”。对有药物需求的居民,可以选择“我需要药”并填写所在位置、求助说明等信息后,将自己的用药需求发布到平台的信息广场。用户在满足自身用药需求前提下,也可以选择“我有多的药”进行互帮互助。
“我用这个平台为3个月大的儿子交换到了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成都市民陈先生告诉记者,当时只是抱着试一试心态,没想到很快就有好心人给他打来电话说有多余药品。“真心感谢这个互助平台,让我们能够守望相助。”
据平台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2月22日,四川地区共有超过329条互助信息(成都231条),其中求助和援助分别占比81%、19%。
线下“共享药箱”
让现有的药品发挥出最大价值
除了线上互助交换平台,在线下,居民、医生自发的免费药品发放,也让人感到暖心。
“大家排好队,一个一个地来……”在广元市利州区两江花园小区门口,一家诊所的执业医师杨彭正在和护士一起向群众免费发放布洛芬。
“这次跟专门供药的商家取得了联系,给诊所提供了200瓶布洛芬片,我们免费发放给有需要的市民。”杨彭说,目前已经送完了80多瓶布洛芬,“这几天来领药的人数在逐渐减少,希望大家都能尽快好起来。”
邻里之间的互助也在进行中。在成都市蒲江县、新津区等的一些小区纷纷设置了“共享药箱”,成都高新区、锦江区还先后发出开展“药品共享”行动倡议书。
在成都市武侯区的润富国际花园小区,居民们自发设置了无接触自取爱心“共享药箱”。记者在该小区1号门的走廊上看到,该“共享药箱”里面分门别类放着抗感颗粒、小儿退烧药、板蓝根颗粒等各类药品……
“我在群里看到有很多孩子发烧买不到药的求助信息,想到自己家里有储备的药可以拿出来救急,远亲不如近邻嘛。”该药箱发起人之一的唐先生告诉记者,起初他们自制了几个小纸盒放药,后来物业帮忙换成了便民服务柜,还有人定期消毒。目前,随着更多人的加入,药物的品类也越来越多。
“用了药后就立马想着要及时补齐,希望药箱一直都有药,为那些有需要的人提供温暖。”新津区宝墩镇张场新型社区居民小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