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天府新论
-
·图片
劳动作业岂能“拍照交差”
-
□何勇海
2022年秋季学期以来,单独设立的劳动课出现在中小学生的课表里。但近期“新华视点”记者走访多地发现,课程流于形式、课时被挤占、课后作业“摆拍”……一些中小学的劳动教育陷入“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尴尬境地。
长期以来,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中,劳动教育一直被视为短板。实际上,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因劳动而精彩。劳动教育可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这不仅关乎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更是培养他们勤劳品质和创造精神的关键环节。
我国教育部门一直重视劳动教育。2022年教育部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并对每个学段的劳动课作出不同规划,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如今,一些中小学的劳动教育课程流于形式,课时被挤占,课后作业“摆拍”等,显然与此要求背道而驰。当劳动教育沦为口头上“喊”劳动、课上“听”劳动、课外“看”劳动甚至是“摆拍”劳动时,不仅难以实现劳动教育初衷——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反而让孩子学会在劳动中弄虚作假。长此以往,他们如何理解“幸福不会从天降,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又怎能形成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品格?
因此,从学校、家庭到社会都不应允许劳动教育沦为“走过场”,要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的价值,使其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既能仰望星空,又能双手沾泥”的有效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