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 活
母亲“送龙下海”
-
□刘小春
母亲出生于阆南交界处——罗家坝。阆中县志记载:袁天罡曾预测,阆中段嘉陵江有一条龙脉。龙头在古城景屏山,龙尾则在罗家坝。这里人户密集,房檐接着房檐。母亲出生的杜家院子呈“U”字形,从U口出去,是一大片杨树林,林外就是泛着绿光的嘉陵江。
母亲生在龙脉上,与生俱来的聪慧和神秘感,让我有些怕她。
一个盛夏的下午,天空突然乌云密布。一切事物的颜色变深,瓦片、墙体、竹林、桃树的树干,以及门前的土地。要下雨了。母亲喊我看好弟弟,便挎起背架子,匆匆奔向河边的自留地。我们等了很久,从稀疏的雨滴到倾盆大雨,才见她蹒跚着从竹林边上的小坡爬上来,将一座小山似的玉米秆靠在墙边,就一趟子冲回屋里。后来,我问她怎么去了那么久,她说她去“送龙下海”了。
她说刚才非常惊险。她急着背最后一次玉米秆,起身的时候,却看见江边有一根巨大的乌木。她心中一喜,放下玉米秆,快速跑过去一探究竟。那根乌木很长,有水桶那么粗,在雷雨中闪着乌黑的光,用脚去踢,发现乌木是软的,她立马反应过来,这不是乌木,是一条龙,嘴里喊一声:“送龙下海”,那龙便载着她冲击长空,在龙入海时,尾巴一甩,她就回到江边了。她嘱咐我们,以后见龙,一定要说——送龙下海。因为龙落难了,我们要救它。
后来,我接连遭遇生活的变故,一蹶不振的时候,母亲跟我说:儿,这是龙王给你的考验,就看你扛不扛得住,扛住了,就给你锦绣前程。
我一直相信母亲,她可是出生在龙脉上,又亲自送过龙王下海的人啊!
这个巨大的考验,从2003年持续到2013年。十年里,我总在生病。白天游走在办公楼和医院之间,夜晚游走于梦里的月光和坟地。我感到身体和灵魂的虚空、缥缈、易碎。2012年年底,母亲辞掉江苏的工作,来上海照顾我。一周后,又突然说要去江苏两天,我以为她在那边还有工资未结。她说,不,她去拜见龙王。
回来后,母亲跟我说:那边有一个港口,跟二十年前高桥镇的大同路差不多,经常有些卸货的船只来往。船走后,夕阳余晖照着空空荡荡的河面,是一天中最美的时候。她就是在傍晚散步时,见到龙的。龙乌黑的身子,只在河面一闪,便隐入了深水中。乌黑的?我立即想到母亲送过的那条龙。龙王说什么呢?我问她。
当时我们正在吃饭。母亲压低声音说:龙王说,身体好了,前程就来了。
母亲的话,令我振奋。我的心已经很久没有波澜,不满三十岁的身体,空得像一根老掉的萝卜,连重一点的饭碗都端不起。就在当天,母亲将我婴儿拳头般大的饭碗,换成了六寸的。米饭多了一倍。那段时间,我感到如沐春风,内心里充满了力量。
我始终相信母亲,她可是出生在龙脉上,又亲自送过龙王下海的人啊!
可是五叔提起这件事,却笑得上气不接下气。他说哪有什么龙,是河里的一根污水管吧。你妈呀,就是迷信。
五叔的话,令我莫名反感。晚上,我静静地躺在床上,将所有能想起的往事都想了一遍:
小时候,村里的女孩子放学就去割猪草,母亲却叫我读书。若有人问我读书如何?她就很大声地说,哦,读得好喂,这次考试又得了几个本子;
我身体弱,她就请村里同龄的女孩子吃零食,每天喊我们比赛摔跤。我记得,我总是很快被打翻在地,但是后来她们想打翻我,已经不容易了;
有一年,我的脚割伤了。她每天早上背我上山,放学再背我下山;
在我十三岁时,她将我送到上海,给父亲的理由是:不听话,管不了了,你来管吧。我到上海的第二天,在高桥镇的邮电局门口,发现了杂志报纸,很快我就觉得,这样的文章我也能写……
我懂了。母亲一定知道,我终有自己的命运。她也有庇护不了的一天。我想起这些年的遭遇,想起母亲的——乌龙事件,豁然明白:护我的龙王,正是我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