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共同富裕

  •     

    □吴晓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重要内容。当前,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等突出问题,已成为制约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突出短板。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并明确了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工作。那么,以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共同富裕是否可能?可以何为?亟待从理论上予以回应和阐释。

    理论逻辑:县域是城乡共同富裕的契合单元
      以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在于,县域能成为城乡融合发展与共同富裕的契合单元,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目标指向是共同富裕,推进共同富裕的现实抓手乃是县域城乡融合发展。
      县域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单元,具有一系列相对独特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属性。从结构看,县域是县城、乡镇、农村的集合,内部结构多元、要素多样、功能完整,具有包容城乡的异质性、联结城乡的互动性、覆盖城乡的完备性等特点;从空间看,县域是立足城乡而又超越乡村的广阔地域,是相对独立、结构完整的发展与治理空间;从功能看,县域在空间规划、组织协调、资源配置、政策驱动、枢纽联结与转换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正是县域的结构特点、空间特质与功能优势,决定了县域可以成为城乡融合发展与共同富裕的契合单元。一方面,县域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县域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场域。
      实现共同富裕,明确要求消除城乡对立、缩减收入鸿沟,为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一方面,消除城乡对立、走向城乡融合,是破解城乡发展二元体制的必然要求,是建立新型城乡关系的应有之义。另一方面,以缩减城乡收入差距为核心关切,凸显了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价值意蕴。
      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成为促进共同富裕的现实抓手,其机理在于:一是产业联动,带动居民致富增收,在县域内统筹产业发展布局,强化产业的利益联结和共赢发展,能够为促进共同富裕打下坚实基础;二是资源联通,助力乡村振兴,以县域为统筹单元,推进县域内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的双向流动,有助于补齐乡村短板,筑牢共同富裕的乡村根基;三是服务联享,实现城乡发展成果普惠,以县域为统筹单元,有助于不断增强公共服务的便利性、可及性。

    实践向度:从健全政策制度等入手
      在实践中,以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共同富裕,应当从健全政策制度、推动产业振兴、均衡公共服务与盘活资源要素入手,持续强化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动能引擎、实践切口和基础支撑。
      健全政策制度,强化共富保障。以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共同富裕,最根本要靠政策制度的支撑保障。当前应重点把握以下方面:一是加快建立规范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为共同富裕奠定制度支撑。二是持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重点是打破城市人口下乡的制度壁垒,持续消除户籍制度与相关配套服务的“隐形”挂钩,为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提供良好制度环境;三是探索建立城乡一体的土地管理制度。积极完善承包地制度改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制度改革、宅基地制度改革和征地制度改革。
      推动产业振兴,培育共富动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当前的着力点在于:一是强化县城产业龙头带动作用,重点强化龙头企业引进、特色产业培育、产业集群布局等工作,增强县城产业对乡村的辐射带动能力;二是加快构建乡村新业态,以乡村产业振兴为契机,做强现代种养业、做精乡土特色产业、提升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优化乡村休闲旅游业、培育乡村新型服务业、发展乡村信息产业,让乡村产业成为共同富裕的强大引擎;三是加大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力度,按照三产融合的发展方向,采取产业协作化发展、资源联动化共享、产品品质化打造、市场一体化共建等措施,推动城乡产业深度融合。
      均衡公共服务,找准共富切口。建设普惠共享的城乡公共服务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保障。为此,一要优化城乡公共服务配置,按照县域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发展要求,加大对公共服务向农村地区的延伸拓展;二要实现公共服务供需衔接,聚焦解决公共服务供需错配的结构性矛盾,重点完善城乡居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表达,优化改进城乡公共服务的供给机制,构建分层分类、供需适配的城乡公共服务网络;三要提高公共服务的可及度,加强公共服务向农村偏远地区、城区流动人口等的服务延伸。
      盘活资源要素,夯实共富基础。只有在城乡之间实现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要素双向流动、合理布局与充分利用,才能够为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有力支撑。基于此,一是畅通城乡资源的双向流动,最为核心的是推动资源要素的市场化改革,让市场真正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二是实现城乡资源的优化布局,城乡是结构功能差异的互补共生关系,要通过政策引导、机制建构、规划协同等宏观调控力度,推动资源要素在城乡社会的优化布局和协同共享;三是推动城乡资源的合理利用,以“三变改革”为契机,充分挖掘资源要素的资产价值,盘活城乡闲置、荒废的要素资源,使其为乡村发展赋能增效。
      (作者系省委党校教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