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味演绎经典艺术传承精神——观川剧《江姐》有感
-
□陈康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观看完川剧《江姐》后,那首铿锵有力打动人心的《红梅赞》经典唱词仍在耳边萦绕。川剧《江姐》不仅能带来视听上的强烈震撼,还让人感受了一场心灵洗礼:震撼于江姐对革命矢志不渝的信念,感怀于老一辈革命家为革命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精神。
重庆市川剧院演出的《江姐》取材于小说《红岩》,由重庆市川剧院创排,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沈铁梅领衔主演,国家一级导演欧阳明执导。该剧以革命烈士江姐的英雄事迹为题材,讲述江姐奉命前往华蓥山,因叛徒出卖入狱,在狱中坚持斗争,最后光荣牺牲的故事。该剧通过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浓郁鲜明的川剧唱腔、虚实相映的舞美设计、激励人心的音乐词曲、荡气回肠的情感表达,塑造了江姐等为理想而生、为信仰而死的先烈群像,歌颂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追求,是一出红色经典现代戏。
演绎红色经典的川剧表达
《江姐》是发生在重庆的故事,川剧《江姐》在语言、唱腔、舞台呈现上突出地域特色的探索,开阔了戏剧的舞台表意空间。
川剧《江姐》按照剧种的唱腔特色重新进行了谱曲和设计,家喻户晓的主题歌《红梅赞》便用川剧音乐改编谱写,此外,川江船工号子、幕后帮唱等,都体现了鲜明的川剧本体特性。主创团队运用变形的光束和投影,映照出朝天门、嘉陵江等重庆特色的建筑、景观,缠头短打、旗袍、白围巾、红罩衫等服装也还原了当时的风土人情。同时,唱词中大量使用川渝方言、加入川渝民歌、还原川渝人文氛围等,凸显了地域特色,彰显了红色经典的独特魅力。
塑造鲜活丰满的英雄形象
川剧《江姐》整台演出剧情跌宕起伏,人物设计刚柔兼备,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优秀女共产党员形象。剧中始终洋溢着革命者理想信仰的悲壮之气和巨大感染力。无论是奉节城头发现丈夫牺牲,还是强忍悲愤在华蓥山领导武装斗争,最后迎着敌人的枪口英勇就义,江姐身上蕴含的“青山不改水长流,早把生死置等闲”的正义慷慨,在精心设计的戏剧波澜中,表达得形象具体,令人动容。
主演沈铁梅的精彩演绎,为英雄人物的引人敬仰奠定了扎实基础。沈铁梅的唱腔清朗圆润、自然甜美,收放自如、游刃有余,极富表现力和穿透力,通过唱念做舞等精彩表演,把江姐这个人物形象刻画得鲜活丰满生动传神。沈铁梅综合运用眼神、表情、唱腔、形体等表现手段揭示江姐复杂、细腻的内心感情,用有情感张力的唱腔抒发江姐的革命理想,用大义凛然的念白义正词严地痛斥敌人的罪行,在数条冰冷的铁链造型中,以挺立的身姿、坚定的眼神和钢铁般的意志战胜了利诱和拷打的双重考验,体现了革命志士坚贞不屈的气节和视死如归的精神,传神地塑造了对党忠贞、顽强不屈、从容镇定的江姐艺术形象,热情讴歌了党的英雄儿女为革命理想英勇献身的精神品格,具有很高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
讲述历久弥新的红岩精神
川剧《江姐》动情讲述江姐故事,通过戏曲特有的方式直观地传达历久弥新的红岩精神。观看完该剧后让人激动更触动,感受到了精神的力量,信仰的力量,榜样的力量!
该剧将“狱中八条”巧妙地融入剧中,当江姐慷慨就义时,舞台背景屏上涌现出一位革命烈士的姓名,并逐一呈现“狱中八条”的内容,场面不仅震撼也令人警醒,观众仿佛经历了一次心灵和精神的洗礼。江姐等一大批共产党员表现出来的共产党人的伟大人格力量,对今人起到了品格陶冶和激励作用。一部作品能够积极地引导世道人心,正是其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