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谣研究结硕果巴蜀文化绽新芽——评山花奖获奖作品《通江民间歌谣校补图注》
-
□徐艳君
近日,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颁奖典礼在浙江省余杭区举行,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选送的《通江民间歌谣校补图注》获优秀民间文学作品奖,为本届山花奖四川唯一获奖作品。
文化分雅俗,全世界概莫能外。世人多好雅而鄙俗,岂不知俗文化乃中国文化之源头。以方言土语为语言载体,以乡间曲调为音乐形式的民间歌谣,自然可以归入俗文化一类。但就是这种“俗”,却成为雅文化之源,这在《诗经》国风中便已肇其端。殆至后世,魏晋之乐府、唐宋之竹枝、金元之杂剧,无不与民间歌谣有紧密关联。可以说,这朵乡野奇葩一直绽放在中国文学的百花园中。
《通江民间歌谣校补图注》是由潘大聪、黄尚军担任主编,李国太担任执行主编,李国太、黄尚军校注完成的一部学术性和艺术性兼具的著作。作为“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于2019年12月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此书以20世纪80年代搜集的通江县民间歌谣为底本,在多年田野调查基础上,细审方音、考辨本字、追本溯源、复原民俗,对歌谣中的方言和民俗进行详细校补。同时,辅之以大量珍贵的民俗图片,以图注文,以文释图,力图全方面呈现通江民间歌谣丰富的文化内涵,抢救性地保护大巴山地区的濒危文化遗产。此书既为世人展现出民间文艺的夺人光彩,又探索出一条民间文艺研究的可能路径。
先说民间文艺的夺人光彩。民间文艺是最契合民众日常生活、表达民众审美情感的文艺形式,它去浮华、不做作,具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自然美,情感的表达往往直抒胸臆。通江县地处四川省东北部的大巴山区,山高谷深,历史上的通江人民虽生活条件艰苦,但却创作了大量歌谣。据统计,仅20世纪80年代就采录有通江民间歌谣6200余首,这一丰富的文化宝藏为我们走进通江人民的精神世界开启了一扇窗。《通江民间歌谣校补图注》将所收歌谣分为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生活歌、历史传说歌、儿歌、小调,以及红军歌谣九类。其中,情歌数量最多,通过情歌,我们为劳动人民对爱情的坚贞不渝所深深感动,如《十八地狱九重天》唱道:“十八地狱九重天,祝梁九生三不圆。你我本是祝梁转,唯愿今生再团圆。”又如《伤心泪儿湿铺盖》:“昨夜一梦喜心怀,梦见情哥回家来。醒来才是南柯梦,伤心泪儿湿铺盖。”虽质朴无华,但感人至深;红军歌谣则表达了通江人民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如《要当红军不怕杀》:“要吃辣子不怕辣,要当红军不怕杀。刀子按在颈项上,老子革命天不怕”;通过劳动歌,我们仿佛看到了巴山背二哥翻山越岭时的蹒跚步伐,看到巴山老农于烈日当空之时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的身影;仪式歌则让我们看到博大精深的中华礼乐文化在乡土中国被践行、被传承,进而内化于乡民之心。
《诗·大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通江歌谣承载着通江人民质朴的感情,再现了通江人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表现了质朴直接的民间情感,具有现实主义精神。可谓民间性、民族性、文化性兼具。
再说探索出一条民间文艺研究的可能路径。《通江民间歌谣校补图注》首次从语言、民俗、文学等角度,对通江境内的民间歌谣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校注与研究。通过“校补”和“图注”对该县歌谣集成材料的整理和释读,开辟了一条整理文本性民间文学集成资料的路径,这既是对“五四”歌谣运动的集成,也是对中国民间文艺集成工作的深入推进,是继承中的一种开拓!
何为校补?校补乃校注、补充之意。民间歌谣是方言、民俗、旋律共构的艺术。但无论方言,还是民俗,都具有极强的地域性。为便利文化传播,校补必不可少。通江民间歌谣保存了大量通江地区的方言词汇,如拦中半腰、混心焦、逗人说、难得磨等,虽在通江地区耳熟能详,但却难以为外人所知,校注之意义凸显无疑。
与之同时,此书还记载了大量通江地区的民风民俗,如婚恋习俗、丧葬习俗、建筑习俗、劳动习俗等,这些具有丰富文化信息的民俗事象,也具有地域性。《通江民间歌谣校补图注》对这些民俗考辨源流,描述现状,为理解歌谣奠定了基础。
何为图注?图注乃以图证史、以图存史之意。19世纪以来,随着照相机的发明和照相技术的进步,图像成为一种普遍的定格和呈现日常生活的手段,创造出一个更加多元和更为开放的图像表述时代。虽然有学者强调图像可能暗含了诸多拍摄者的主观意图,并非纯粹客观的呈现,但我们依然无法否认图像为记录历史带来的革命性结果。早在民国时期,著名学者傅斯年就在不同场合强调照相的重要性,认为在考古发掘过程中一张地层的照片或是民俗调查中的一张照片,所蕴含的知识往往超过千百个字的描述。许多方言和民俗难以用语言表述,但直观的图像则能完整地呈现其样貌。正因为此,近千张民俗图片也成为《通江民间歌谣校补图注》的一大特征。它让读者通过图像理解生活,图像也以直观的形式记录了历史。
总之,《通江民间歌谣校补图注》在内容上充分体现了民间歌谣的民间性、民族性和文化性;在研究方法上,则为我们示范了用校补、图注整理歌谣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