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寿老人的祝福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姗姗
      “勿忘初心 牢记使命 中国特色人民为本”——16个大字,笔法劲道,墨韵淋漓,落款:茶寿老人马识途。这是108岁文坛巨匠马老的一幅书法,是他为四川日报创刊70周年,亲笔写下的祝福与期望。
      一个108岁,一个70岁,可以说,四川日报的成长,马老是全程见证者。多年来,马老一直都有读报的习惯。一日之计在于晨,锻炼、习字、读报……是马老坚持不懈的事情,这些也被认为是马老长寿的秘诀。《人民日报》《参考消息》《文艺报》《四川日报》总是摆放在案头,马老可以随手翻阅。
      上世纪90年代,四川日报设立“四川日报文学奖”,时任四川省作协主席的马识途,第一时间发声表态,全力支持。他高度肯定该奖项,称其同郭沫若文学奖、四川省文学奖一样,是全省文学三大奖之一。
      四川日报茁壮成长,马老的文学事业也屡攀高峰。四川日报记录了马老在文坛的多个重要时刻,无论是出版《马识途文集》,荣获“东方文豪终身成就奖”,还是两次进京举办书法展;无论是宣布封笔推出最后一部小说《夜谭续记》,还是文缘难了,封笔不停笔,将自己的甲骨文研究结集出版《马识途西南联大甲骨文笔记》;无论是设立“马识途文学奖”,用义卖书法作品的钱资助四川大学热爱文学、追逐梦想、品学兼优的大学生,还是拍摄纪录片《百年巨匠马识途》,四川日报都于第一时间,在现场见证,及时报道,与读者分享。
      马老既是《四川日报》的读者,更是《四川日报》的“主角”。很多次,马老都用他自己的方式,让更多的人跟他一样,成为《四川日报》的读者。2021年新春之际,马老录制视频,送出他的新年祝福:“祝大家新年快乐,祝四川日报越办越好!”2021年3月,四川日报举办“追光2020天府人物星光盛典”,马老躬身伏案,挥毫泼墨,一幅遒劲古朴的隶书“追光”顷刻落成;在步入茶寿之年时,马老将亲笔书写的“福”字交由诗婢家美术馆进行复制,限量108张,赠送给了《四川日报》的读者们;读者们关心马老的身体,想一探马老长寿的秘诀,马老就与四川日报一起进行了一场“慢直播”,马老在镜头前读书看报,练习书法,与朋友电话拉家常,吃他喜欢的咖喱鸡……逍遥自在。
      2022年4月,听闻四川日报即将迎来创刊70周年的大日子,马老欣然应邀题字祝贺。马老的女儿马万梅告诉记者,写什么,怎么写,马老非常重视,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我帮他把纸一张张叠好,铺平在他的书桌上。他打了不少草稿,但都没有成稿。”马万梅说,一天午后,马老一个人在书房,静静地坐着,思考着什么,家人就没有过多打扰。“结果,我过了一会儿回来看,他把写好的字交给我,说,写好了。”这幅字,正是开头提到的“勿忘初心 牢记使命 中国特色 人民为本”。
      马老以16字肯定了四川日报所取得的成绩,更对这份报纸寄予了厚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