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思想周刊·天府新论
锤炼化危为机的意识和能力
-
□四川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周明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强调,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以正确的战略策略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最根本的是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主动应对新的斗争形势明确了新的要求和方向,全省上下需要强筋壮骨、练好内功,锤炼抵御风浪、化危为机的本领,为奋力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贡献智慧和力量。
增强忧患意识中应变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历史给我们留下的启示。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炼就的生存智慧,具有高度自觉性、前瞻性和进取性。当前,国际斗争形势纷繁复杂、瞬息万变,高质量发展面临挑战增多,四川也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宏观环境和散发多发的疫情冲击。越是这样,全省上下越应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防微杜渐,打好“提前量”,下好“先手棋”。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增强忧患意识;时刻准备着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时刻立足省情实际,正视不足,把握重点,扬长避短,顺势而为,挖掘潜能,不折不扣确保稳增长政策落地落实,保持定力持续推动转型升级。
坚持底线思维中育新机。古语云:“备豫不虞,为国常道。”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持并善用底线思维。坚持底线思维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坚持底线思维,不仅是面对当前波诡云谲的国际形势的工作需要,而且是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根本方法。坚持底线思维要求我们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正是因为坚持了底线思维,我们党和国家才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只有坚持底线思维,以问题为导向,做到见微知著,才能真正做到“事危则志远,情迫则思深”。当前,四川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等方面,各种机遇正在孕育,只有保持宽阔视野、独到眼光、践行能力,下好改革创新“先手棋”、打好转型升级“主动仗”,才能抓住新机遇,推动四川经济实现新跨越。
增强斗争本领中开新局。“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从昔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坚定豪迈,到如今“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棒接着一棒跑”的恒心……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始终是我们不断赢得胜利的重要法宝。迈步新征程,我们必须继续锤炼善于斗争、坚持斗争的意志品格,多从眼前危机和暂时困局中捕捉斗争先机,多从把握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中争取斗争主动,多从锤炼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中攻坚克难……只有这样,才能勇于直面问题,赢得胜利。如果我们在困难和挑战面前退缩,缺乏“敢接烫山芋”的胆魄和“勇征腊子口”的决心,势必难有作为。
机遇并非人人能见、人人能抓。化危为机,闯开新路,既等不来也要不来,要有只争朝夕的“冲天劲”,要有敢打敢拼的“精气神”。要在信心上强一点、再强一点,毫不迟疑,主动作为,敢于担当;要在行动上快一点、再快一点,争分夺秒,锐意创新,大胆尝试。跑出四川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全力冲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局面,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