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团结奋斗:复兴巨轮的破浪引擎

  •     

    □四川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周明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团结奋斗是党领导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这一论断道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密码。从白手起家搞建设到“两弹一星”筑重器,从“神舟”揽月、“蛟龙”探海的科技突破,到战洪抗疫、抗震救灾的全民同心,中国人民始终以“比铁硬比钢强”的团结伟力跨越万难。这种力量深植“人心齐泰山移”的文明基因,在新时代化为“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行动自觉,既是既往成功的密钥,更是未来破浪前行的精神罗盘。
      行至“两个一百年”交汇点,新时代“娄山关”正考验我们定力。心理学“隧道视野效应”警示,目标越近越易因疲惫迷失。外部科技“卡脖子”如荆棘,地缘博弈似迷雾,“新冷战”思维试图孤立我们;内部改革课题盘根错节,唯有凝聚共识才能锐意破局。芯片攻关的昼夜不歇,榕江抗洪,军民齐心共守家园,都是我们团结奋斗的印证。这如同珠峰冲刺,每一步都需队友递绳、校准氧气——团结奋斗,不是选择,而是关乎存亡的必答。
      以信仰为锚,校准精神坐标。长征时红军凭“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以团结奋斗汇聚起冲破风雪的磅礴力量——他们肩并肩在夹金山风雪中踏出生命通途,用彼此搀扶的温度融化了冻土层的坚硬;抗战时期,中华儿女以“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的怒吼,筑起抵御外侮的血肉长城,用团结奏响救亡图存的壮歌。今日“两个确立”作为团结奋斗的“定盘星”,让14亿人思想如磁石相吸、行动似齿轮紧扣。从脱贫攻坚中“五级书记”抓扶贫的组织铁壁,到载人航天团队,合力攻克技术难题,共识如火炬照破前行迷雾——有信仰必团结,这是刻进民族基因的精神密码。
      以民生为帆,积蓄续航动能。团结奋斗的温度,藏在市井街坊的民生与烟火中。当跨省医保结算破局“漂族”就医难题,当保障房托起“新市民”安居梦,民忧化解便是最牢“黏合剂”。四川“金通工程”以“乡村客运+物流”为纽带,让山里柑橘搭上“直通车”、老人慢病药直达家门,把“蜀乡安居”愿景织进阡陌交通。这如同老成都盖碗茶,碗盖托缺一不可——唯有托稳柴米油盐的琐碎需求,奋斗共识才能在热气腾腾的生活里扎根。
      以斗争为桨,劈开时代浪涛。华为鸿蒙从“后备”逆袭,港珠澳大桥建设者“深海穿针”铸奇迹,三星堆考古团队用数字技术让青铜神树“复活”,无不见证团结奋斗的铁血锋芒。科技封锁前,“东数西算”织就数据流动的“天路”;老龄化挑战下,“时间银行”让银发力量汇成暖流。唯有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毅破局,以“众人划桨开大船”的协同攻坚,才能让复兴巨轮在时代惊涛中破浪前行,驶向万重山外的壮阔新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