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天府新论
不能让“求职剧本杀”继续上演
-
□郭元鹏/文 朱慧卿/图
稳定体面、待遇优厚的“铁饭碗”,花钱就能搞定——面对这样诱人的说辞,你会不会心动?当心这是陷阱!之前,甘肃兰州警方破获一起虚构、冒充央企国企和党政事业单位,对大学毕业生实施就业诈骗的特大系列诈骗案,400余名大学毕业生被骗,涉案金额8000余万元。为筑牢人力资源市场安全网,甘肃省人社厅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以零容忍态度清理黑职介、打击就业诈骗,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虚构的央企国企、伪装的党政机关、伪造的招聘文件,诈骗者深谙当代青年的心理密码——找个安稳舒适的工作是不少人的追求。他们以体制为饵,精准刺入年轻人对未来的集体焦虑,将公共部门的公信力异化为诈骗工具。这种靠“铁饭碗”编制的骗术,比普通诈骗更具蛊惑力,也更具破坏性。
求职者的盲目固然令人痛心,但更深层的病灶在于扭曲的社会价值导向。当体制内被神话为阶层跃升的通道,当“稳定舒适”被奉为职业选择的标准,这种群体性偏执便为诈骗提供了肥沃土壤,诈骗者将求职焦虑转化为生财之道。“黑职介”长期游走于灰色地带,伪造公章、虚构岗位的违法行为并非一朝一夕,却能在监管缝隙中野蛮生长。雷霆行动固然值得肯定,但更需思考:为何要等到诈骗金额累积至8000万之巨,400多人被骗之后,我们的监管利剑才出鞘?
花钱能找“铁饭碗”?不能让“求职剧本杀”继续上演。破局之道,不仅在于斩断诈骗者的黑手,更在于构建一个健康的求职价值观:骗子的雷人剧情就别相信了。如今这个时代,真正的“铁饭碗”是自己的技术、自己的能力,自己的才学!自己有真才实学,到哪里都会受到热烈欢迎。另外,需要形成震慑“求职剧本杀”的社会合力,只有当社会各界都切实承担起相应责任,才能让求职者摆脱“密室逃脱”的困境,在阳光透明的环境中实现职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