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白叶一号”上新
请浙江亲人们尝尝大山的味道
-
本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阚莹莹 罗向明 广元观察 袁茹莉)“我们会像照顾娃娃一样管好这些茶苗,让‘白叶一号’在青川扎得更深、长得更旺。”5月10日上午,第十四届四川茶博会2025“游大美蜀道 品广元好茶”成都推介会现场,强锡香念出这句话时激动得声音都有点颤。
春茶季刚结束,这位来自广元市青川县沙州镇青坪村的茶农专程从村里赶到成都,特意捎上几斤今年的春茶。她想邀请亲人——浙江省驻川工作组的人员尝尝。2018年,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溪龙乡黄杜村捐赠的白茶苗“白叶一号”落户青川。青川县作为全国5个“白叶一号”受捐县之一,累计建成标准化种植基地7075.5亩,今年预计产鲜叶5.6万斤、精制干茶1.25万斤。强锡香在村里承包了200亩“白叶一号”茶园,今年光靠“白叶一号”鲜叶和加工干茶销售就挣了约10万元。
青川还不断激发“白叶一号”的增收潜能。此前,白茶康普茶、白茶小麦啤酒作为“白叶一号”的创新茶饮品正式上市。两个创新茶饮品由青川县茶产业发展事务中心联合浙江天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展开技术攻关,历时6个多月推出。为更好地展现两款茶饮背后的故事,其品牌名为“青西记”。“青西记”取自“青川”和“西湖”名称的组合,“记”则蕴含“承载、记录”的意思。
亲人见面,不由得说几句从前。强锡香回忆,浙江的技术员翻山越岭来教村民种茶。第一次修枝时,她差点剪坏了茶枝,安吉县溪龙乡的农技干部钱义荣手把手教会她怎么找芽点。杭州市西湖区东西部协作工作组的队员帮村民建起水肥一体化系统,在茶园装了智能监测系统。“手机上一点就能看土壤湿度,我这个地道的山区茶农也学会了用高科技管茶园!”强锡香说。
说完思念和感谢,强锡香向驻川工作组代表、浙江省驻川工作组督查考核办主任俞廷尚送上她带来的青川白茶。“等明年新茶上市,一定再托人捎几斤头茬春茶,请亲人们尝尝大山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