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诗心以光阴为翅轻灵地飞翔
——陈忠林诗集《光阴洒在鸟的翅膀上》代序
-
□邱华栋
陈忠林和我是同代人,早在中学时期就开始写作,和我一样,很早就在多家中学生文艺刊物上发表作品。1989年考上复旦大学中文系,那可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啊!1993年,他从复旦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商海拼搏,如今是一位很有成就的企业家。
陈忠林是一位文学的归来者。大学毕业后,他在秦皇岛工作,在这座京津冀的明珠城市、历史文化名城里打拼,以“想象创造价值”为理念,从企业策划营销入手,驰骋于商海中。在繁忙的创业、兴业的30多年里,他默默写作,从来没有忘记当年作为一个文学青年的文学梦想。
文学带给陈忠林的,更多的是持续的心灵的滋养和美学的熏陶,这也使他成为一位有爱心、公心和善心的企业家。这一点,在他的多次社会捐赠和慈善活动中就能看出来。一个具有人文精神的企业家,和没有人文精神的企业家是大不一样的。
诗集的名字叫《光阴洒在鸟的翅膀上》,可以说,书名就已把陈忠林的文学梦和他对诗歌的美感表达出来了。我们可以猜想,这是一本关于光阴的诗集,是有着人生况味的表达和体察的诗集,是带有浪漫主义美学特征的诗集,还是一部运用诗歌的精当的语言,像是飞鸟一样带着翅膀飞翔的诗篇结集。
诗集的第一首诗《秦皇古道》,包含了陈忠林诗歌的多重特色。比如,历史的印记,地域文化特征和唯美倾向的表达。秦皇岛这座城市的名字,就来源于2000多年前秦始皇的一次巡游。而今,作为原籍陕西的秦地诗人陈忠林,跨越时间的界限,重新站在了秦皇古道上:“站在秦皇古道上/我像失语的少年/刁野的目光/望不见胡亥的三千铁骑/摄魂摄魄的绝食尘烟。”
起首第一段里,就包含了秦代的历史典故。秦始皇是在巡幸途中驾崩的,第十八子胡亥在赵高的阴谋策动下,在丞相李斯的支持下,得立为太子并继位为皇帝。他后来杀了包括兄长扶苏在内的12个兄弟。可谁也没有想到,胡亥成了秦二世而成了亡国之君。这是这首诗的历史元素。
接下来,这首诗就随着陈忠林在当代的目光,进入到发思古之幽情的感喟里,在时间之中来回穿梭,秦时明月和当代景象共同呈现出美妙的画面。
在最后一段,点题般将他对秦地陕西与河北秦皇岛的历史渊源关系以及表达的思乡之情与历史文化的纠缠,巧妙地表现了出来:“离古道最近的距离/是穿着丝绸的关中女子/一身叹息 让知冷知热的信天游/披一身高原的雨声/在茶马古道知生知死地响起。”
在一声声信天游的歌声中,历史和当下,古道和新路,秦汉明月与秦皇岛的历史文化巧妙地发生了联结,凸显出文脉悠长和历史源源不断地参与到当下文化中的建构力量。
在这部诗集中,相当多的篇目,都是与上述元素相关的。如接下来的诗篇《站在秦皇大地上》《长城隘口》《长城圣雪》《长城砖》《暮色高原》都是这样的诗篇,显示了陈忠林对历史元素的掌握。
由于秦皇岛是一座北方的海滨城市,生活在这座城市的陈忠林的很多诗篇,也与海滨城市给他带来的灵感和意象有关。收在这本诗集里的《望海的女子》《海的脸上写满忧伤》《面朝大海》《织网的女人》等多篇诗歌,都是这一类地域文化特征明显的在地性写作,也是陈忠林的这本诗集比较突出的一个特色。
此外,情感表达和瞬间情绪的捕捉,在陈忠林这里也表现得非常突出。像《除夕夜》《五月的乡下》《关于故乡》《乡村记忆》《一树梨花》《玫瑰漫山遍野开放》《我是你的胡杨》《秋天》《等待一场大雪》《心是一片海洋》《守望夜色》《怀念的感觉》《往事如烟》等诸多的诗篇,大都是对情感世界的呈现和描绘。这些诗篇使作者的瞬间情绪在一种简省的语言的定格和捕捉下,得到了最佳的呈现。
还有一些诗篇和成长与记忆有关,像是《走失的时光》《定义明天》《毕业季》《岁月留痕》《海边的少年》《清明的雨》《元宵之夜》《黄浦江上的船》《初雪》《夏至》《过客》《守望》《画素描的少年》等等,回望来时路,在记忆的原野上,一个少年的成长如何与这个广大的世界相遇,成为陈忠林笔下精彩的片段。
此外,这本诗集中有很多纪历性诗篇,像《大西洋落日》《撒哈拉沙漠》《赶骆驼的人呢》《科隆大教堂》等等,记载了陈忠林在世界上游走的所思所想,成了这本有着交响乐旋律的诗集的重要声部。
在网络时代,当初我们写作的初心都保持了下来,而陈忠林在诗歌写作中不断发现自我,他和他的诗一起成长着。我们往往被他的一个词、一句话或者一个标题打动,瞬间触动了心灵。他选择的诗歌意象都十分简洁质朴,饱含着旷达的智慧,语言带有着明快感和精确度。
读到这样的诗集,我能够感觉到,陈忠林的才华、诗歌初心都在,我倍感欣慰——走了那么远的路,很多同代人的诗心未改,他依旧是一个诗歌青年。怀揣一颗诗心,以光阴为翅轻灵地飞翔,正是诗人陈忠林所创造出的形象。
(《光阴洒在鸟的翅膀上》,陈忠林著,花山文艺出版社,2024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