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下闳:太空里闪耀的明星
-
□黎二愣
一
16757号,落下闳星自蜀地阆中升起,在浩瀚星空扑闪扑闪,引发我的诗兴,去对接落下闳星光的遥远与亘古。
阆中“星座苑”是落下闳故居,亦是落下闳观测天象的“望远镜”,天与地,两极两仪,都被拘捕在“望远镜”里。山川风物,日月星辰,在“望远镜”里放大或者缩小。
落下闳的八十一算法,每组数据的组织,都是管理星星的轨道。每一个星宿,都听从落下闳的指挥。
那些天与地,地与人,人与天与地的辈分,从阆中走,走向西北,走向中原,成为中国民间习俗。小小阆中,是中国民俗涟漪的核心,核心发多少力,涟漪就开出多大的水花。
二
寓居巴蜀的落下闳,用《太初历》为比例尺,把二十四节气划定在天地间每一个位置。于是,从立春到大寒,每一个节气就有了自己的姓氏,从此,人间四季分明。
山川与雨雪、阴晴与圆缺,庄稼与野草,人类与动物,各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生命有来来去去更迭,就有起有落,有由此及彼的永恒。《太初历》满篇是数字的排列,却如一个哲人,在书页里架设逻辑。
汉武帝以自己年号“太初”,为落下闳的《太初历》加封盖印。落下闳扛着这枚印,在时空网中,红了两千年。
落下闳,把春天定位在正月。中国,有了代代相续、年年同贺的春节,阆中人,将他叫作“春节老人”。
落下闳星运行在天宇,我们人间,便知道天与地有多远的距离。
三
他不信地球是漂浮在水中或气体中的,更不信“地有四游”之说。他以青铜造出浑天仪,一半在地下,一半斜向天空,似地球上生出的一把木瓢,将一个个星星舀入怀中。
28个星宿很大,也很遥远。浑天仪以时间的齿轮,将天宇咬出28个坑,星宿被凝固在里面,浑天仪的窥管如射电望远镜的定向天线,成为28个星宿的根,任浩瀚的星际如流沙冲刷,这星宿稳稳地扎根中原大地,成为人类与天宇通话的媒人。
浑天仪,是落下闳观察天宇的眼睛。
浑天仪亦是大地与天宇连接的楼梯。
天上的鸟儿没飞上去,地上的神灵也没飞上去,唯张衡、李淳风、郭守敬,借落下闳的视力爬上去,而且在天庭里,发现了更多的秘密。
阆中的星座苑,注满嘉陵江的涛声。门楣上的匾额和联句,华丽且朴素,都是宋词的格律,严谨得小心翼翼。我用记忆拓片这段光景,放入历史的笔记里。
夏日的黄昏,斜阳将阆中古城的影子在大地上拉得越来越长。恍惚间,我一抬腿,就踏上通向宇宙的天梯,连同我的心事,也越长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