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独立的诗性力量
——浅谈蒋蓝随笔集《寸铁笔记》的三个向度
-
□杨庆珍
甲辰龙年的桂花,开在寒露霜降之间。也许是站在冬天的门槛上,桂香里携带着一股雪意,凛冽、峭拔、深邃、孤独。也许是等待的时间太久,抽刀断水的那一刻,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桂香消融在空气里,就像水遁迹于水里。
以上片段,是我行走在桂树下的感受,也是阅读《寸铁笔记》的体会。这本断片式的思想随笔,是蒋蓝在文学疆域又一次开疆拓土的强劲突破,是他“蓄谋已久”的一部力作,像极了一棵根深叶茂、繁花累累的高大桂树。
《寸铁笔记》内容广博,浩瀚苍茫,涵盖历史、社会、自然、人生、中外文化等多方面随想。可从任何一页进入,在字词的缝隙里,在遍布黄金的沙滩上随意捡拾,金句妙语俯拾即是,无不闪耀着夺目光泽。
不过,在我看来,从头至尾的沉浸式阅读,更能体会到《寸铁笔记》的绵密质地。美与力量,本是相辅相成的存在。没有力量的支撑,美会显得空洞;没有美的点缀,力量也会变得粗糙无趣。《寸铁笔记》在这二者间达到和谐共振。“思想的白战体”带来文本的创新性、深邃性、延展性,3个向度的糅合,实现了高标独立的诗性表达。
有灵且美的艺术向度
《寸铁笔记》的珍珠数不胜数,有的让人眼前一亮,有的令人情怀炸裂。如蒋蓝所说,这是一本“立起来”的书,经历长久酝酿,桂树一旦暴吐浓香时,每一粒金蕊都携带春日(年少)的风、夏天(中年)的雨、秋天(壮年)的阳光。无数断片像一簇簇火焰,洋溢着才华激情,瞬间便能点燃读者,又像一双双御风而行的翅膀,掠过斑斓云朵,带着阅读者一起飞翔。
诗性十足的言说,意境深远,无法解释,它们美得奇异,又深邃迷人,是适合吟诵的长短句;它们是芳香的种子,播撒到空中,具有烈酒的浓度,浅抿一口,也有微醺的致幻感……它们让人想起电影《阿凡达》,《寸铁笔记》中的许多独立断片,就像生命之树的种子,汇聚成潘多拉森林的奇幻世界。
非常亲切的是,读《寸铁笔记》时,多年前阅读蒋蓝诗歌的感受又回来了,那种熟悉的柔中带刚的力量,武与舞的混成体,譬如那首很多人熟读能诵的《如何从虚空里取出一把刀》:“我随时可以从虚空里取出一把刀,也可以取出一匹照亮殿堂的红绸……”
无论写作的维度如何朝着天空和大地开掘,纵横捭阖于历史和人文、内心和时代、过往和未来,也无论他的笔法如何日益冷峻,逼近“零度叙述”,或者高蹈务虚,甚或操持带点炫技色彩的高难度写作,但是内核依然,一个作家的本心永在,真诚、滚烫的赤子之情从未离去。
作为读者,我喜欢这样的感受。美的事物是永恒的喜悦,追求有个性的美,才是生命的奥义所在。《寸铁笔记》具有强烈的辨识度,那正是具有蒋蓝特质的独一无二的优美。短而
锋利的精神向度
如果说有灵且美是《寸铁笔记》的艺术向度,那么,在这部书的阅读之旅中,读者会不时撞见凌空劈来的飞刀,这便是本书的精神向度:力量。也就是说,锋利与优美共舞,美妙的文字闪耀着寒光,变成刀——不是长刀,是锋利的短刀,瞬间出手、直击要害,突兀地插入事物内核。
断片式文体,不仅发轫于古希腊罗马先哲,在中国散文的源头也早已有之,先秦诸子散文如《论语》《道德经》《韩非子》等,大多由精妙短章组成,具有深邃广博的思想。这种文体到了蒋蓝手里,简直游刃有余。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人更是语言的炼金术士。语言精练、提纯至极,寸铁便成为寸金,成为宝石和钻粒。因此,《寸铁笔记》具有超强的浓缩性、凝聚力、战斗力。
我常常觉得,蒋蓝不是在描述,而是在穿透客观世界,他以独特的洞察力和艺术表达,去呈现思想碰撞的铿锵金声。因为刀锋精准,所以一刀见血,见血封喉,让虚伪现出原形,将愚昧赶尽杀绝。
“白战体”的价值向度
“白战体”出自苏轼诗句“当时号令君听取,白战不许持寸铁”,意思是在诗歌写作中招招出新,指向一种完全彻底打破窠臼的创新创作,蒋蓝在《寸铁笔记》中以断片写作实践了“思想的白战体”,行文峭拔,异军崛起,具有高标独立的价值向度。
白战体也称禁体,本义是禁止使用陈词滥调,但思想随笔的书写却没有禁区,没有设定,完全开放式、发散式的表达,是向着苍穹遥望——无穷无尽的天空,一无所有,又应有尽有。从这个角度来看,《寸铁笔记》是一部矿藏丰富的沉思录,意象纷繁,它们超越本体和喻体,引领读者去探寻生命的终极意义。
读到其中关于西西弗斯的言论,我的天灵盖被打开了一条缝——如果能换一种全新角度,坚持生活的“白战体”,一念间天地一新,我们顿然身心松快,那些一连串破麻袋一样沉重灰滞的日子,从此被点亮,焕然一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推而广之,每一朵桂花、每一个秋天都是簇新的。譬如甲辰年,哪怕被加长版的酷夏一再压抑,桂花终究会吐蕊,即使姗姗开迟,即使花香里裹挟着雪意——那一缕可贵的灵魂冷香,源自它与漫长酷夏的斗争。于是,正如蒋蓝在《最好的书》里所写:“她冷意四起,她感到她的灵不足以冰镇这世界之火。她就暗淡下去,回到了诗。”
闪电的修辞,美与力量的扭合,火焰或刀锋的舞蹈……这一切,令整部《寸铁笔记》凝聚着一团生气、一股锐气,宛如青绿逶迤的山峰,如朝霞万丈的黎明,又如一棵长满火焰与飞刀、香气蓬勃的桂树。
(《寸铁笔记》,蒋蓝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2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