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张译文:

    精进个人业务 培养宣讲人才让红色故事“声”入人心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田程晨

    【名片】
      张译文,邓小平故居管理所副研究馆员。她聚焦讲好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探索宣讲新路径,为上到国家部委下到基层一线党员干部开展党史宣讲,推出多个精品宣讲作品。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金熊猫”奖先进个人、全国金牌讲解员、文旅部优秀党史宣讲员、全国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天府旅游名导、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四川省巾帼建功标兵等。

    【先进事迹】
      “时光荏苒,小平同志浓浓的乡音仍然回响在耳畔”……7月3日,在邓小平故里,记者见到张译文时她正在字斟句酌地练习,为即将宣讲的红色故事做准备。
      自从2009年进入邓小平故里管理局工作,她已累计宣讲千余场次。15年的从业经历,让她对红色故事的宣讲有着自己的心得。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每一场讲解都是对历史的致敬、对文化的传承、对精神的接力。”
      在张译文看来,宣讲员就是要通过讲述生动的红色故事,激发公众的爱国情怀,达到育人的目的。
      去年7月的一场宣讲让张译文至今记忆犹新。那是在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开展定时宣讲结束后,当她走下宣讲台,一位老人迎过来对她说:“姑娘,你讲得真好,谢谢你,请继续这样讲下去,让更多人听到红色故事……”那一刻张译文意识到,触动这位老人心弦的,是革命的精神与情怀。
      为了讲好红色故事,张译文翻阅了几十本历史书籍和人物传记;参与撰写8万余字的讲解词及30多个微党课。此外,她还赴北京学习培训,进行了有声语言、话剧表演、视频制作等专业课培训,使她的宣讲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滴水难成海,孤木难成林。在精进个人业务的同时,张译文还认真总结经验,做好“传帮带”工作,助力宣讲团人才培养。她通过建立分星级的培训体系,让宣讲团队上下形成了“以高促中,由中带初”的良好学习氛围。
      让红色故事“声”入人心。“常讲常新是我对自己的要求。”张译文说,从2019年起,邓小平故里管理局组建了包括她在内的邓小平故里“春天的故事”宣讲团,团队通过不断发展,探索出文艺非遗与党史宣讲相融合的特色宣讲新路径。“宣讲团采取舞台宣讲、情景演绎、观众互动等宣讲形式,创建了8个宣讲品牌、打造了34个宣讲课程,在国家级平台上推出多期红色宣讲故事。”
      这些年,她把邓小平的故事从沿海讲到内陆边疆、从校园讲到军营……步履不停的她,还与宣讲团一起开展全国宣讲80余场,受众5万余人次。张译文表示,未来将一如既往地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故事深入人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