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浑沦华滋 雄逸高旷

    ——国画《大泸州》赏析

  •     

    □吉狄马加
      近年来,主题性大景山水画的概念逐渐被人们所熟知,而致力于此类题材者也不乏大家,大景山水画作品也每出佳构。这既得益于社会发展所带动的城市公共空间的激增,也得益于书画家视野的开阔以及技艺的创新。
      擅大画者,优才矣。较之尺幅较小的画作,大画难度显而易见,对画家的笔墨技法、景物营构、意境渲染均有很高的要求,尤其考验画家的胸襟、识见、毅志和学养。否则,徒有尺幅之大,一谓霸悍虚浮、狂躁满纸,那不是真正的大景画。
      古往今来,擅作大画者往往先具大人格,才有大画格;具备大画格,才有大境界;若能具备大境界,则大画方成。当然,论大画并非为褒扬大画排斥小画,大画有大画的作为,小画有小画的妙用。画,只有优劣之分,没有大小之别。小画既精乃作大画,说的是学画的方法。画家只有多立大画于庙堂,容小画于市巷,不以画小而不为,不以画大而自傲,方能成就大家风范。
      2008年5月,陈仕彬先生因在国家画院美术馆个人展览上一幅7米高的巨作《众山皆响》而享誉画坛。其后,我们又看到陈先生在大景画创作上爆发出澎湃的激情,先后创作出《地心之力》《水磨古镇》《二郎烟霞》《泰山日出》《驼峰航线》《四季和风》《出夔门》《丹山春晓》《风过泸州带酒香》等巨作,甚至有的巨作还出现在法国卢浮宫和纽约联合国总部的个人展览上,在中国大景画创作领域影响深远。
      这幅《大泸州》,在其大景画作品中属于尺幅较小的作品,但我们却能看到在创作手法上又有创新:首先,视角更加宏阔,几乎是以全能的视角在构图;其次,笔墨更加简练抽象,既写实又写意,将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发挥到了极致;同时,以更加浪漫自由的想象力将数千公里外的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也拉入画幅,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这幅《大泸州》就是一幅典型的主题性大景山水画。其构图宏阔开张、玄远幽深。既有乌蒙山系的磅礴沉雄、古旷壮阔,也有川南丘陵的层峦叠嶂、诗酒田园,还有长沱两江的大河奔流、滩平山远,还有赤水河沿岸的奇峰耸翠、云水奔腾,还有近景桂圆林、桢楠林的苍鳞老树、翠黛云锦,还有高楼林立的现代化都市的美丽天际线。
      这一处处美景被画家巧妙地融入一幅巨作中,连每个区县的方位和地形地貌均神似毕肖,经画家之手高度概括,提炼入画。站在此作前,便可一眼览尽泸州家山。
      这幅《大泸州》,不仅画出了川南泸州风光的壮阔雄秀,更画出了泸州人的胆魄豪情,也画出了泸州人的勇毅和襟怀。站在该作品前,有一种被江河山水吞噬般的大气淋漓,是一种置身其间水墨氤氲风起云涌的震撼美感,也是一种忘我所在情之所衷的心境。造境与写境浑然其中,自然与心境互通交融,浑沦华滋,雄逸高旷。
      该作品在构思上、笔墨上、意境上均具有极强的学术性,其在大景山水画创作上具有突破性意义。尤为难得的是,笔墨写意抽象高华,除近处桂圆林以近乎狂草的笔法书写出较为具象的泸州标志性林木桂圆树和桢楠外,其余山川林壑均以大块抽象笔墨倾泻而出。既有真山水的生动自然,也有写意山水的高古沉厚。近、中、远景层次分明又衔接自然,尤以远景似乎已隐约可见云贵高原和珠峰的雄姿,让画面更显阔远高朗,令人心游万仞,思接八荒。
      这点在其题款中得到了印证:“接乌蒙之磅礴,衔云贵之沉雄,望青藏之高脊;地脉绵远,隐秀开泰,福泽千秋,是为大泸州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