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云微雨 翰墨幽幽
——巫成金翠云廊写生画作赏析
-
□冯志
2024年春天,国画家巫成金再次来到剑门关。他要在川北重要的古驿道翠云廊上,续写一部新的山水画新篇。
剑门古蜀道,自古是四川与中原的陆上交通要道,连接蜀地与中原地区甚至更广大地区,自秦始皇一统中国,在“车同轨、书同文”的大统一中建成。传说三国时期张飞夜过巴州,令人沿途植下柏树,之后历经沧海桑田,形成绵延数百里的绿道长廊,后被称为翠云廊。明代正德年间开始,地方长官实行“交树交印”专人管理,不断补栽损毁柏树,修缮石道,至今依然留有大量古汉柏。
如今,翠云廊的交通功能已成为历史。作为巴蜀历史文化的重要篇章,它已华丽转身为一座文化宝库、国之瑰宝,全世界唯一一个长达300里,至今依然鲜活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文人墨客、艺术名家、游人商旅前往,叩响中华文明大门,聆听历史余音,续写华夏文化新篇。
巫成金是中国画名家,上世纪80年代初自四川美院毕业到绵阳艺术馆,扎根川北地区,深入体验川北人文风情,创作出大批优秀的人物画作品,多次在全国美展中斩获大奖。近20年转向山水,跋山涉水,北出剑门古道,南上云贵高原,金沙江大峡谷,东出长江三峡,写尽巫山云雨,西登雪山奇峰,收尽奇峰打草稿,勤耕笔砚,画稿盈厢,成画上千,多次办个人大展,出书十数册。
巫成金此次赴翠云廊写生,沉浸式体验,写生创作出一批极其生动厚重、饱含深情的山水画作品。前两天在短视频上见到他的写生作品,越发欣喜。然一晃而过,难以尽兴,遂约前往其工作室,一睹为快。
当时他正在宣纸上激情挥毫,见我们进屋也不寒暄,只一句:“你们先自便,待我把这几笔趁着这股劲收拾完了再聊。”只见他饱蘸浓墨,或急行慢勾,或大笔挥染。不一会儿,古朴生动的江边村落,竹丛乱石就初见节奏。他这才歇下来和我们喝茶聊画,拿出翠云廊之行的笔墨收获,让我们一饱眼福。
一本厚厚的册页,已被这位老艺术家的笔墨浓情浸润得无比丰厚。笔者之前曾去过翠云廊3次,第一次是大学时随巫成金去写生。每次去,我都会被震撼,都会在那千年的古木林道下流连忘返,驻足仰望。那苍劲挺拔的古柏或直插蓝天,或如龙行江海。如盖的浓荫,遮天蔽日,行走其间,清幽静谧,纵是盛夏酷暑,也凉爽如秋。若有强风来袭,如闻惊涛,然林下却不见波澜。四季常青,千年一绿。立于其间,定有提笔一画的冲动,然而总是找不到它的密码。千年翠云廊,太厚重了,即使画出一两棵参天古木,也没触及翠云廊的皮毛,更别说写出翠云廊的情与魂。
然而,今天看巫成金的这本写生册页,仿佛一下子就穿越了,把人带到几百上千年前的古驿道上。置身其中,耳旁传来马帮铃铛的悦耳之声。秋风落叶的沙沙沙气息,豪侠骑士的扬鞭策马,文人骚客的高亢激情,才子佳人一路情话等,都在巫成金的笔墨中跃然纸上。原来,我们之前身临其境,与之久久缠绵不愿离去,一直想寻找的翠云廊密码,在这里,在这千年沉淀的历史长河中。
巫成金用传统中国画,演绎出翠云廊的厚重历史。在他古朴苍劲金刚铁骨般的笔法、浓烈酣畅沉雄厚重的墨法中,我们重见了汉风的古朴沉雄,唐人的浪漫豪迈,宋人的隽永清澈,明清的世俗清新,浓郁、神秘、浑厚、通透、浅吟、低唱、长啸、奔放,他的水墨呈现的翠云廊不是眼见的翠云廊,而是文化长河中的翠云廊。他的笔下不仅是在写景,还在倾诉,在传颂,在述说着翠云廊远去历史的洪荒与静谧,鸣奏着华夏文明的远古洪钟。
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雅士、墨客骚人都曾在翠云廊里或浅吟低唱,或长风高歌,然而用画笔把翠云廊画得如此厚重,如此鲜活,巫先生该是第一人也。
三国古翠云,巴蜀千年光。成金一盏墨,笔笔写悠长。祝愿巫成金的艺术生涯长风浩荡,精品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