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奖”开启四川出版新篇章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姗姗
近日,由中国出版协会举办的第十四届韬奋出版奖和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获奖名单公布,四川出版界1人获第十四届韬奋出版奖,6个项目获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
在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获奖名单中,四川有6个项目获奖,其中正奖数量达5项,创我省历年之最。
争取重要的国家级奖项,四川出版从未懈怠。2021年,《〈格萨尔王传〉大全》(1—300卷)获得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2022年,《我用一生爱中国:伊莎白·柯鲁克的故事》荣获第十六届“五个一工程”奖……短短3年,中国出版界“三大奖”,四川出版一一收入囊中。
获得“三大奖”的背后,是“做大做强四川出版”的决心所在,是“四川出版高质量发展”的动力驱使。近年来,四川出版不断深耕“原创化”,不断厚植“特色化”,不断突破“融合化”,实现着新的跃升。
深挖四川文化 讲好中国故事
获得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的出版物中,每一部都凝聚着四川出版人的心血。
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武则天研究》以新史学的研究路径,突破传统史学的藩篱,从另一种视角展示了不一样的武则天;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城市通史》(全7册)以城市文明的演变为主线,考察了中国城市数千年的发展变迁;天地出版社的两部获奖图书,一部填补了海内外学术界空白,一部深情讲述了发生在四川若尔盖草原上的故事……“中国式现代化必然体现中国特色,文化建设必然反映中国精神,出版作品必然扎根中国大地。”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出版工作的初心就是演绎中国故事,书写中国篇章,传播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讲好中国故事,是出版业的重中之重。“三大奖”的四川获奖作品,无一不是深耕于此。
由四川作家谭楷耗时3年走访、积累、撰写的30万字图书《我用一生爱中国:伊莎白·柯鲁克的故事》,浓缩了“友谊勋章”获得者伊莎白的百年人生,将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故事娓娓道来。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旗下四川民族出版社和四川美术出版社积十年之功推出的1.3亿字的《〈格萨尔王传〉大全》(1—300卷),成为全面系统搜集、整理、编排、出版《格萨尔王传》的文化工程。
出版人乘风破浪 砥砺前行不破不立
在第十四届韬奋出版奖获奖名单中,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总经理、社长常青在列。她是四川唯一上榜的出版人。深耕少儿出版的常青,一手打造了四川出版界销量领先的原创品牌图书《米小圈上学记》,实现销量破亿册、码洋超20亿元。
像常青这样的出版人,四川还有很多。因为他们的努力,形成了《富爸爸穷爸爸》《汉声中国童话》等44条千万元级码洋产品线,其中5000万元级产品线6条,亿元产品线5条。
特色化的出版不仅赢得赛场,市场成绩也交出漂亮答卷。包括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在内,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旗下的10家出版社,进入全国畅销书排行榜前500的图书由2015年的2种增长到2021年的51种,连续多年位居地方出版社前列。出版营业收入从2015年的1.65亿元上升到2022年的7.7亿元,2022年实现盈利上亿元,在全国市场排名中位居地方出版集团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城市通史》(全7册)获得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后,这家高校出版社首次实现了“三大奖”正奖的获得。在这个过程中,四川大学出版社的优秀出版人,创新突破,走出舒适圈,自筹资金,对优质选题给予补贴,将学校和我省最新的高水平学科成果转化为出版精品。“出版社还对入选重点出版项目、获得重要出版奖项的出版物给予专项奖励,充分调动全社员工打造精品的积极性。”社长侯宏虹说。不破不立,2022年,四川大学出版社营业收入较2016年增长约60%。
“‘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特’,才是吸引读者选择你的根本原因,只有具备了独特的出版风格、树立起独特的出版形象,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出版市场上独树一帜、乘风破浪。”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出版业需要改变原来重规模、重速度的发展模式,减少低效出版、重复出版,要更加突出出版特色与个性。
做大做强迈入第一方阵 逆势上扬未来可期
自2016年实施振兴四川出版工程以来,四川出版业界以机制破题,向市场出发。7年间,行业走出了一道漂亮的上行线,从中等偏后阵营昂首迈入全国第一方阵。
进入新时代,四川出版信心百倍。信心来源于国家层面。2022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从顶层设计上对未来一段时期出版深度融合发展作出全面部署。
信心也来源于地方层面。四川省委历来高度重视出版工作,2016年,省委提出深入实施振兴四川出版工程;2017年,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将“发展振兴四川出版”写入报告,纳入我省重大战略部署;2020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出版工作推动四川出版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四川出版迈入全国第一方阵;2022年,“做大做强影视和出版产业”被写入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决定》……
加大力度、加快步伐。据2022年新闻出版统计快报,四川2022年全年出版业实现营业收入860.4亿元、利润57.8亿元、纳税28.7亿元,比2021年分别增长 4.19%、2.53%、3.58%,比 2019 年分别增长14.73%、5.09%、1.58%,实现了逆势上扬。
“到2025年,四川出版实现全面振兴,内容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公共服务能力、人才聚集能力、行业管理能力全国领先。”推动四川出版高质量发展,“三大奖”已然开启新篇章,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