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滋味

    汤圆,汤圆,卖汤圆

  •     

    □陈利民
      一到春节,南方人食品离不开汤圆,北方人食品离不开饺子。这是一种生活习俗与饮食文化的契合。
      我年少时候嘴馋,总是盼望过年过节,因为只有在过年过节之际家里才准备好吃的。其中,汤圆是春节必备食品。
      那时,在春节前,各家各户都是自己动手磨汤圆粉。
      我们家母亲主打。她早早地去乡场上用节余的粮票换回稀有的糯米,喜滋滋地抱回家,挑选出糯米里的稗子和小石子,淘洗干净,在木桶里以井水浸泡两天。两天之后,她拿着白布口袋,命令我和妹妹一前一后抬着木桶,到附近老乡家借石磨,磨汤圆粉。母亲负责推着丁字型木臂的石磨,我负责用木勺往磨眼里添加泡胀的糯米,每次添加一勺,“三分井水,七分糯米。水多则稀,水少则稠,一定要掌握均匀。”她吩咐我道。石磨一圈一圈转动,白生生的糯米浆缓慢地流到磨槽中,再流到绑在磨嘴上的白布口袋里。推磨完毕,我们把糯米浆抬回家,母亲将胀鼓鼓的白布口袋悬吊在房梁下,放木盆在白布口袋下面接滴出的清水。
      接下来,母亲就忙着动手做汤圆心,以黑芝麻、花生泥,玫瑰花瓣伴着白糖用猪板油炒熟,冷却之后再将汤圆心搓成一个个小圆球,放在玻璃罐里备用。
      不仅如此,母亲花样翻新,还会做肉心汤圆、菜心汤圆、水果汤圆等。但我最喜欢吃她做的红糖醪糟汤圆。
      多年以前,风靡一时的歌曲《卖汤圆》:“一碗汤圆满又满,吃了汤圆好团圆。”新春佳节,是华夏民族一家人团聚之时,能够吃一碗母亲做的汤圆,使我深深地感受到节日的温馨和生活的幸福。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也是传统道德价值观的体现。
      汤圆也叫元宵,源于宋朝,是当时明州所兴起的一种新奇食品。古代文人写赞美元宵的诗歌数不胜数,如欧阳修的“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李商隐的“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唐寅的“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等等。其中,姜白石在一首《咏元宵》写道:“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这“市中珍品”即指汤圆。
      近代文人周作人先生在《点心与饭》一文中写道:“我们乡下的点心大抵可以分作两类,一是干点心,在茶食店里所卖的;二是湿点心,一切蒸制及有汤的东西。这两类中有莲子茶、汤圆、烧麦、花饺、馄饨、包子、各式面、藕粥等,有的家制,有的有专店。”可见,汤圆在南方不只元宵吃,平日也当作点心的。
      如今,超市里的机制速冻汤圆、速冻饺子、速冻包子,食之总是让我感觉乏味,感觉缺少什么。任何食品只要亲自动手制作,付出了劳动与情感,那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卖汤圆,卖汤圆;小二哥的汤圆是圆又圆,一碗汤圆三毛钱,吃了汤圆好团圆……”这首歌曲,不仅唱出了生活的一种欢乐,而且更唱出了对生活的一种情怀。如今,我时不时地、情不自禁地还偷偷哼几句,以怀念那些失去的、温馨的岁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