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牢记“三个务必” 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

  •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简称“三个务必”),同时强调:“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可以说,“三个务必”正是要解决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过程中始终要面临的“朝着什么样的目标”“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进行治国理政的三个根本性问题,三者分别从目标导向、过程导向、问题导向三个维度来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
    □陈仲

    始终保障奋斗目标的坚定不移
      初心使命是一个执政党的价值追求。任何一个政党都有其价值目标和追求,实质就是要解决奋斗“为了谁”这一首要问题。“为了谁”问题是检验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否的试金石。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为人类求解放”使马克思主义站在了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而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的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正是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建党、兴党、强党的价值之魂,勇往直前而永不停息!
      初心使命是中国共产党奋斗的动力源。初心凝聚人心,使命汇聚力量。恩格斯指出:“一个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样达到这个目的的政党,一个真正想达到这个目的并且具有达到这个目的所必不可缺的顽强精神的政党——这样的政党将是不可战胜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充分而彻底地彰显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推动者”的唯物史观。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的一个又一个胜利,创造的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彰显人民的力量、团结的力量。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之源、活力之源、动力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实践表明,一个组织、一个人很容易确立自己的初心,但经过或长或短时间就会淡忘甚至背离其初心,这样的例子在历史和现实中并不鲜见。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生死考验才知初心如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是一阵子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牢记初心使命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一“总开关”,而且是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的“压舱石”,更是中国共产党的永恒课题和中国共产党员的终身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这一论断深刻洞悉了一个政党应该而且必须清醒而坚定地保有其初心使命,才能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高尚品质
      理论和实践表明,谦虚谨慎与艰苦奋斗具有内在统一性,谦虚谨慎内蕴艰苦奋斗,艰苦奋斗彰显谦虚谨慎。
      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一方面,谦虚谨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子说:“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谦虚意味着反对一切骄傲自满,意味着仁爱、理解、包容、大气、大胸怀、大视野、大格局,意味着更易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谨慎意味着“三思而后行”,不能鲁莽行事;意味着未雨绸缪,不打无准备之仗;意味着要充分考虑困难和问题,将可能付出的代价和带来的损失降到最小而追求效益最大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绝不能犯战略性、颠覆性错误”。
      另一方面,艰苦奋斗不仅延续和发展了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而且已经内化为中华民族优秀品质和强大精神基因。古人云,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艰苦奋斗意味着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提倡勤俭、反对一切浪费,意味着为了达到既定目标而矢志不移、不惧任何艰险,意味着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做到“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意味着要沉着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要积极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意味着脚踏实地、反对一切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意味着始终保持胜不骄、败不馁的顽强意志和战略定力。中华民族正是依靠艰苦奋斗,历经磨难而不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敢于直面风险、战胜风险,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强大基因,是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精华”。
      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和作风。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与改革的一系列伟大成就,“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这些史诗般的伟大成就正是源于中国共产党的谦虚谨慎、艰苦奋斗这一优良传统和作风。
      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续写华章的重要密码。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执政党越是长期执政,“糖衣炮弹”风险越大;目标越接近,越易产生自满情绪;人数越多,自我革命难度越大。一言以蔽之,大党的独有难题愈加明显,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就显得尤为重要。

    始终保有战胜各种困难和问题的勇气和信念
      一部中国共产党百年史,就是一部波澜壮阔解决各种问题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依靠伟大斗争创造了辉煌历史,也必将依靠伟大斗争走向并赢得未来。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要求直面各种问题。一切斗争因问题而存在,也因解决既有问题而进行更新的伟大斗争。如果说,问题是时代的声音,那么,斗争则是问题的克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越发展壮大,遇到的阻力和压力就会越大,面临的外部风险就会越多”。从世情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单边主义、民粹主义、保护主义等逆全球化现象此起彼伏,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我们必然会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从国情看,扫黑除恶、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统筹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等领域的问题还明显制约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们必须与错误思维做坚决而彻底的斗争;从党情看,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大危险”还将长期存在,反腐败斗争是一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重大政治斗争,“党内要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敢于同形形色色违反党内政治生活原则和制度的现象作斗争”。因此,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害怕问题则越易出问题,回避问题则可能酿成更大的问题,只有直面问题并想尽办法去解决问题才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具有的优良品质。如果说,问题是人们不得不面对的“作用力”,那么,人们的斗争则是“反作用力”。作用力越大,反作用力也就必须越大,反之亦然。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要求坚持斗争原则。一方面,斗争立场要特别坚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斗争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大方向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脑子要特别清醒、眼睛要特别明亮、立场要特别坚定,绝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动摇”。另一方面,斗争态度要特别坚决。无论问题的巨与细、潜与显、内与外、线上与线下,都会在不同程度上阻碍党和人民事业的顺利发展,因此,想方设法同一切错误思想和行为进行不胜不休的斗争是我们的不二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发扬不信邪、不怕鬼的精神,同企图颠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企图迟滞甚至阻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一切势力斗争到底”。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要求增强斗争本领。如果说,敢于斗争是斗勇、是态度、是敢打敢拼,那么,善于斗争则是斗智、是能力、是会打会赢。如果没有敢于斗争,就很难会善于斗争,因为敢于斗争为善于斗争积累丰富经验。理论和实践表明,纸上谈兵不如现场练兵;如果只有敢于斗争而不能善于斗争,可能是匹夫之勇而难于取胜,更难必胜;而在善于斗争之下的敢于斗争才是智慧之争,不仅敢于拼、更会善于赢,彰显有勇有谋、智勇双全的全胜。为提升斗争能力,一方面,掌握斗争理论以时刻保持头脑清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夯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根基,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斗争起来才有底气、才有力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就是要坚持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胸怀天下,这是战胜各种困难和问题的强大精神武器;另一方面,坚持在斗争实践中增强斗争本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越是形势严峻、情况复杂的时候,越能练胆魄、磨意志、长才干”。因此,我们必须保持斗争的战略定力、战略自信、战略耐心,在斗争实践中掌握好斗争艺术、提高斗争能力,以实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总之,“三个务必”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从党和人民事业的推动力量看,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根本性力量,具有可持续性;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关键性力量,具有决定性;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直接性力量,具有紧迫性。三者分别从理想信念、习惯养成、现实需要层面,由潜而显,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为时刻保持解决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独有难题提供了根本指引。
      (作者系省委党校教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