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总抓手”引领 四川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

  •     

      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大部署要求,坚持以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分析四川省情,创新性提出以“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为总抓手。“总抓手”是现代化四川建设的总揽,定方向、管全局、统各方,是写好中国式现代化四川篇章的总逻辑,指明了四川现代化建设的路径方向。“总抓手”的确立,必将加快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对我省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杨颖

    “总抓手”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四川答卷
      “总抓手”符合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内在机理和演进逻辑,科学回答了如何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四川篇章这一时代命题。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和基本要求来看,“四化”同步发展是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城乡融合发展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区域协调发展是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四化”建设方面,“四化”存在时间演进上不同步、空间布局上不一体、功能耦合上不叠加等问题。城乡融合方面,四川城镇化发展水平总体不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城乡人口比例与东部发达地区差距仍然较大,城乡发展处于深度融合阶段。在区域协调方面,四川区域发展极度不平衡,革命老区、脱贫地区、民族地区、偏远山区涉及19个市州125个县市区,大部分属于欠发达地区,区域发展仍然处于协同优化阶段。省委创新性提出以“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为总抓手,既体现了对四川现代化的现实省情和发展阶段特征的准确把握,更是一份高质量的中国式现代化命题的四川答卷。

    “总抓手”是历届省委战略的传承深化
      从历史来看,从改革开放至今,针对不同阶段发展实际,四川省委曾先后提出实施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取得了显著发展成效。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改革开放初到重庆直辖前,先后实施了“两点式”“一线两翼”“依托两市、发展两线、开发两翼、带动全省”等发展战略;第二阶段是重庆直辖后至党的十八大期间,先后实施了“依托一点、构建一圈、开发两片、扶持三区”“五大经济区、四大城市群”等发展战略。第三阶段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相继实施了“多点多极支撑”、“两化”互动城乡统筹、“一干多支、五区协同”等区域发展战略。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期确定的发展战略始终以主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为导向,注重推动“以点连线”“以线扩面”以及“点”“线”“面”互动,把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城乡融合作为重要战略目标,突出差异化、互补式的区域协作发展。此次,省委谋划提出“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这一总抓手,既是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贯彻落实,也是对历届省委战略的传承深化。

    “总抓手”是破解现实困境的有效方略
      经过历届省委的持续努力,四川现代化建设进展明显,但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仍然明显,短板依然突出。四川工业化产业层次总体偏低,高技术制造业增速缓慢,数字经济总体规模较小且技术落后。2021年末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92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968元和1365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例虽在缩小,但绝对值仍在扩大。农业大而不强,主要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和农产品初加工率仅为65%、63%,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25和7个百分点。立足省情实际,省委谋划提出破解四川现实困境的有效方略,通过推进“四化同步”以解决四川新型工业化主导不强、信息化引领不够、城镇化带动不力、农业现代化根基不牢的问题。通过推进“城乡融合”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加快推动城乡要素、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全方位融合,重构符合四川省情的新型城乡关系。通过推进“五区共兴”以破解全省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促进区域协同联动,推进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攀西经济区和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协同共兴,形成先发带后发、先富带后富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总抓手”是逻辑思维缜密的战略体系
      省委提出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以“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为工作总思路,以“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为总抓手,这共同构成了四川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其中,“总抓手”是总揽,内含着“四化同步”“城乡融合”和“五区共兴”三大策略,是逻辑严谨、思维缜密的战略体系。“四化同步”重在解决内驱动力和发展路径的问题,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在时间上同步演进、空间上一体布局、功能上耦合叠加。“城乡融合”重在构建城乡一体的全国统一大市场,通过重构城乡关系、塑造良好发展生态,统筹推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共荣的新局面。“五区共兴”重在激发各地竞相发展的激情,在缩小区域差距中同步实现现代化,着力破解全省发展不平衡问题,促进五区协同共兴,为四川现代化建设提供区域支撑。三者之间各有侧重,但又相互促进、互为依托,共同构成“三位一体”的有机整体,统一于现代化四川建设的伟大实践。

    “总抓手”是四川现代化建设的路径方向
      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下,省委锚定“总抓手”,明确四川现代化建设的路径方向。“四化同步”是四川现代化建设的总路径,在新型工业化上,重点实施产业基础再造、技术装备攻关和薄弱产业链强链补链“三大工程”;在信息化上,加快数字四川建设,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城镇化上,提升成都极核发展能级,提升绵阳、宜宾等中心城市品质,强化集聚辐射功能,突出中小城市特色,强化支撑功能;在农业现代化上,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成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基地。“城乡融合”是四川现代化建设的总方向,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现代文明向乡村传播,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形成城乡共同繁荣新局面。“五区共兴”是四川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坚持多中心、组团式发展,强化政策支持、加快省域经济副中心建设,突出统筹赋能、增强区域中心城市综合实力,落实“一区一策”、推动省级新区高质量发展,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在更大范围支撑区域协调发展,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发展,缩小地区差距,最终形成先发带后发、先富帮后富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作者系四川省社科院院长、教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