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找准“平衡点” 走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
□文昭
日前,《新都区工业企业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一厂一策”绩效提升激励措施》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成都市新都区在全省区(县)级率先探索通过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奖励的方式,减少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停限产对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影响,探索出推动治污减排与高质量发展“双赢”的有效举措。
创新举措不止于此,新都区坚持通过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找准发展和保护的“平衡点”,走出一条服务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破题——
探索“1+3+3”模式
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
家具产业是新都的支柱产业之一。今年新都区探索出“1+3+3”模式,以此来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
今年以来,该区对全区275家家具企业开展了行业整治工作,全面梳理出绿色化发展绩效考核结果中属于不合格的家具企业,《重点行业环境治理服务指南》排查结果中涉及负面清单、限期整改清单内容的家具企业,以及在各类专项工作中发现存在问题的企业。此外,还组建专业技术服务团队,成立6个督导组,开展驻村、驻厂的一对一指导帮扶。在整治工作的推动下,216家企业共计投入712.7万元,升级改造了212套末端治理设施,更换填充活性炭约19888 公斤,新增挥发性有机物(VOCs)减排量约16.58吨。多措并举,确保整治成效。该区印发《成都市新都区支持家居产业提质发展专项政策(试行)》《新都区工业企业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一厂一策”绩效提升激励措施》,对全区规上家具企业进行升级帮扶。对实施改造的家具行业从政策奖励和设备补贴方面进行全方位财政支持,组织技术服务单位深入企业开展一对一帮扶工作,指导企业制定“一厂一方案”整改计划和落实整改措施,建立绿色化发展企业名录,制定入库标准,会同新都区国资金融局和相关银行机构,提供绿色信贷、绿色贴息等服务。截至目前,全区已有3家家具企业申报B级企业,5家正在积极打造B级企业。
其次,新都区选择3个行业,开展支持绿色标杆工地、绿色商混、绿色搅拌站创建工作。截至目前,该区共有报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182个,目前已完成打造申报87个,绿色标杆工地率60.8%,其余工程均按照绿色标杆工地硬件条件打造,打造率100%。
同时,对3个行业进行了专项整治。当地依照《重点行业环境治理服务指南》负面清单、限期整改清单要求,对工业涂装、包装印刷、人造板等行业进行全面排查,建立整治清单。指导工业涂装12家、包装印刷14家、人造板22家企业开展重点整治。
发展——
创新“4×30”重点清单
激发企业发展内生动力
帮扶30家重点企业、化解30件重点信访问题、服务30个重大项目、实施30个基础建设项目……今年以来,由新都生态环境局牵头,完成了多个“大手笔”工作。
为何要如此“大手笔”?新都生态环境局负责人介绍,以帮扶30家重点企业为例,今年以来,该局全面梳理新都区的30家龙头企业,整理分析每家企业的行业特殊性,提出适合企业整改的措施,准确掌握问题所在,形成问题台账后邀请行业专家“现场问诊”并给出解决办法。
在化解30个重点信访问题上,该局聘请环保专家对相关企业进行全面体检,形成问题报告,加强监督整改,已化解重复信访问题20个,有效提升了居民和企业对新都生态环境的感知度和满意度。
今年,新都区明确了招商引资的正面、负面、豁免、邻避四张清单及区域生态保护红线,确保项目“引得快”“引得好”“引得准”。对于匹配度高且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企业,开通主导产业环评审批“绿色通道”,助力厚普氢能源、环洋经典等30余个项目顺利开工建设。
同时,新都区投资3.45亿元,实施了30个环境治理及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厚植公园城市生态本底,提升美丽香城生态“颜值”,构建了大气环境科学监测、精准溯源和依法管理三步走的新都区大气环境治理智慧场景,科学推进大气环境持续改善。
谋势——
锚定“1124”工作思路
助力新都经济做优做强
良好生态环境是检验一个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准,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新都区以良好生态环境助力经济做优做强的发展决心背后,是更清晰的“1124”工作思路。
新都区将以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核心,完善科学的监测网络体系,设立透明的目标考核体系,针对性地开展专项行动,加大环境与健康宣传力度,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这一目标彰显新作为。新都区正厚植公园城市生态本底、提升美丽香城生态“颜值”,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为成都市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夯实绿色生态根基。
在良好生态环境构建方面,新都区坚持两个导向。一是问题导向,将进一步健全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督察工作机制,全力推进问题整改。二是坚持目标导向,将以新都区“智慧香城”生态环境应用场景建设为契机,全面完善“数智环境”监管体系建设,持续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此外,新都区还将锚定四个关键:正面激励,服务为企“减负”;审慎包容,彰显执法温度;优化流程,环评审批“瘦身”;宽严相济,助力信用修复。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都区将继续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担起生态责任、展现生态作为,为新都城市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新都生态环境局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