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量身”监督 护航乡村振兴

  •     

    □吴珂丹
      近年来,成都市郫都区纪委监委立足职能定位、强化政治担当,先行先试、大胆探索,以开展村级乱象专项整治为切入点,强化村级“量身”监督,护航乡村振兴,郫都区先后荣获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基地等国家级奖项15个、省市奖项70个。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郫都区何以要进一步加强村级监督?郫都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深入推进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改革,加强村级监督也成为推动“两项改革”提质增效、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当前,村级资金管理不规范、执行政策走偏变样等问题还时有发生,亟须加以规范。同时,这些发生在群众眼皮子底下的问题最影响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由此,去年以来,郫都区启动村级乱象专项整治工作,印发了《关于开展村级工程和违规借款乱象专项整治的实施方案》。同时,由纪委牵头总协调,分类拟出农林、财政等部门以及各镇街的责任清单,督促其落实行业监管、属地监管责任。汇总梳理出215项村级“微权力”,汇总形成“4+30+N”的“微权力”清单,让村级权责更清晰。紧盯村级工程项目建设以及村级违规借款乱象,通过“三资”监管平台等,对村级工程涉及的招投标等风险环节全程监督,发现60余个突出问题。综合运用深入村社随机检查、走访群众等明察暗访督查方式,及时发现问题,分类处置,推动整改问题56个。全区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以来,梳理问题线索53件,立案37件41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6人。
      郫都区还以村(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在全区147个村(社区)全覆盖设置村务监督委员会,选优监察信息员、村组廉情监督员,建立起“一委两员”村级纪检监督组织体系,激活基层监督“末梢神经”,形成“区+镇街+村社+组”四级监督力量。
      通过专项整治,集中检视排查村级“小微权力”制度建设和执行中的空白地带、模糊地带,2022年以来,村级监督发现问题数同比上升16.3%,全区涉镇村信访举报总量同比下降30.8%,“微权力”运行不断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