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索创新

    改革“试验田”形成多项创新成果


  •   《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发布(2017年4月1日版面)。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碧红

      近日,中信银行成都分行成功为成都宜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办理了四川省内落地的首笔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外债业务。
      成都宜泊是四川自贸试验区成都天府新区片区高新区块一家“专精特新”企业,主要从事智能停车设备及系统的研发、制造和运营业务。随着四川被纳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支持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开展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范围,于是有了开头一幕。
      成都宜泊的经历,只是万千企业在川发展的小小故事片段。在四川改革开放的这片“试验田”,《四川日报》以特殊的“时光记录笔”见证着每一次精彩时刻。
      1979年2月20日,《四川日报》以长篇通讯报道了广汉县金鱼公社经验并配发短评《不要忌讳一个“包”字》。
      进入新世纪,西部大开发中,四川大量引进外资,成为外资企业的聚集地,名列西部第一。一次次精彩时刻被这样记录下来——
      2003年8月27日,全球巨头企业英特尔公司入川,宣布在成都高新区建设芯片封装测试工厂,这是四川当年最大的外商投资项目。两年后,英特尔(成都)公司投产。在《四川日报》一张泛黄的老照片中,英特尔公司董事局主席贝瑞特叩开成都英特尔“财富之门”……
      诞生于西部大开发启动之初的西博会,更是见证了四川改革开放的历程。西博会“十岁生日”之际,《四川日报》发表文章《站上开放合作新起点——迎接第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全面总结回顾四川在此十年间的改革开放之路,见证十年间西博会与西部大开发互动与共荣的历史。
      四川宏华石油设备有限公司首台出口俄罗斯的高寒数控变频电动钻机顺利出厂、四川企业生产的核电设备出口国外……四川改革开放诞生的每一个“首次”也被记录下来。
      2017年4月1日,四川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这是四川改革开放进程中又一个里程碑事件。
      当天,《四川日报》在头版推出组合报道《四川等七大新晋自贸试验区集中亮相》《四川自贸试验区瞄准“四区一高地”》,并用两个整版刊发《小小“试验田”将成为改革开放发展新引擎》《千余个日日夜夜 终于梦想成真——四川自贸试验区“诞生记”》等稿件进行全方位解读。
      挂牌5年间,四川自贸试验区累计新设企业22万家、注册资本超1.9万亿元,实际到位外资40.1亿美元,进出口4281亿元,有效履行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重大使命,对重大改革任务集中攻坚、集成突破。
      在一线走访中、与政府和专家的对话中、数据采集分析中、图片展示中……《四川日报》也通过多种方式见证四川自贸试验区的成长变化,并推出《“三年三步走”探寻自贸试验区的“四川方案”》《四川自贸试验区这4年》《四川自贸试验区挂牌5周年 大胆探索形成800余项制度创新成果》等报道。
      走过70年,四川改革开放的春风越吹越劲,改革“试验田”里气象万千,《四川日报》从未缺席,也永不缺席……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