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共赢
一直持续为川渝合作鼓与呼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2020年1月4日版面图)。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成栋 邓涵予
8月11日上午,广安市邻水县平安路1号,四川方鑫科技有限公司门口,5辆货车装载完毕,准备开往重庆市。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启动以来,四川方鑫驶入发展快车道,先后与长安汽车等业内巨头达成战略合作关系,订单增加了三倍。
国家战略落地,背后有《四川日报》长达70年的持续呼吁与记录。
聚焦典型经验与做法
翻开发黄的旧报纸,《四川日报》在1979年至1981年两篇重磅报道《按需定产势在必行》《“明白人”当家生意做得活——记群林市场党支部书记兼经理钟廷华》引人注目。这两篇报道关注的内容,均是改革开放初期,重庆在破除计划经济体制遇到的全国共性难点与“快人一步”的典型做法。
“川渝合作需要改革护航,特别是破除行政区划限制改革来注入新活力。”时任四川日报重庆记者站记者、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原副总经理唐嗣田说,在这一点上,还有一件事让自己印象深刻:1981年,原重庆缝纫机厂率先在全省通过招投标方式选择成都厂商作为合作对象。这一举动经过《四川日报》报道后在省内外引起巨大轰动。接着,原商业部和全省各地纷纷前来取经,“开座谈会时,人手一份《四川日报》。”
1997年,重庆直辖之后,《四川日报》对源自重庆的经验关注热度仍然不减。2000年10月11日的《四川日报》头版刊发报道,重点剖析重庆拿出19个副厅级职位面向社会招聘人才的做法与经验。
展现主流媒体的担当与作为
“(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四川日报》不仅及时的记录,更有深度的思考。”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提到,该委已把部分《四川日报》收入资料库保存。
进入二十一世纪,《四川日报》见证了川渝两地跨省市合作逐步上升为国家战略全过程。翻开《四川日报》,一篇篇报道记录了川渝两省市一个个重大合作事件:2001年,重庆与成都签订经济合作会谈纪要,提出携手打造“成渝经济走廊”;2007年,四川省、重庆市政府签署推进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经济区的协议;2011年4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2016年4月,《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印发,明确建设引领西部开发开放的国家级城市群……
特别是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更是成为《四川日报》过去两年多的报道重点。
2020年1月4日,《四川日报》在头版头条刊发重磅消息,并开设特别报道版,以《双城经济圈 成渝新期待》为主题进行重磅解读。此后,许多有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报道,均引起强烈反响。例如,2020年9月,《四川日报》连续推出“行走三极 成渝问道”全媒系列报道,探访中国经济三大增长极发展密码,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借鉴。
《四川日报》作为主流媒体的担当与作为,沉淀在一篇篇及时的重磅报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