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畅通提灌站管网 及时“喂饱”再生稻

  •     

    □周梦颖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范芮菱
      8月24日中午,泸州市泸县潮河镇五谷寺村,正午的太阳把泥土晒得滚烫,再生稻苗叶蜷缩着身躯。“缺水状态下,叶片为了锁住水分,会卷曲起来。”泸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股副股长陈应平说,当前再生稻处于幼穗分化期,每亩产量高不高,要看眼前这些叶子多不多,“如果长时间缺水,水稻的结实率会下降,导致减产。”
      再生稻是泸县晚秋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色产业。当前,潮河镇已从13个提灌站抽水,满足全镇2.3万亩再生稻的灌溉需求。
      “现在最主要的是保障提灌站管网畅通。”当天上午,负责镇上提灌站抽水工作的彭功林,来到五谷寺村水稻核心区各出水口,挨个检查管道的运作及出水情况。
      “出水管道顺地势铺设,地势较高的稻田会先得到灌溉,由于天气炎热,一块田至少要灌溉2个小时。”彭功林说,自己每天都要时刻关注灌溉的水什么时候来,来得多不多。如果出现水迟迟不来的情况,就第一时间联系人员进行检查和维修,看是否存在管网破裂、堵塞等问题。
      “灌溉及时,五谷寺村再生稻长势良好,预计10月中下旬采收,亩产可达330公斤以上。”泸县潮河五谷种植专业合作社技术人员李从恩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