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年:晋川文缘一报牵

  •     

    □高海平
      我和《四川日报》的渊源,要从对四川这块土地的热爱说起。
      1986年夏天,语文报社举办全国中学生文学夏令营活动,目的地是四川的成都、峨眉山、乐山。我作为报社刚入职不久的年轻人,提前进川沿着会议安排的路线走了一遭,也就是通常讲的打前站。这是我第一次到四川,印象十分深刻:峨眉山清音阁、万年寺的钟声余音缭绕,山路上的猴子调皮活泼,乐不可支;乐山大佛高大威严,气势恢宏,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湍急的水势,给我留下了惊险的记忆。后来,又多次到过九寨沟、稻城等地。四川的山水形胜征服了我行走天涯的野心。
      四川丰富的文化资源更深深地吸引了我。第一次入川就拜谒了三苏祠、杜甫草堂等文化地标。成都厚重的文化氛围、人文情怀,一直让我念念不忘。特别是和四川当地一批年轻的作家、诗人之间建立起来的友谊,已成为我生命当中难忘的记忆。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文学热潮席卷了全国中学校园。这一时期,四川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校园作家、诗人,比如聂作平、周劲松等,非常活跃。我当时在语文报社的《中学生文学》杂志当编辑,他们的作品常常被重点推出,反响热烈。正是因为拥有了这样一批校园作家、诗人,《语文报》《中学生文学》才能成为影响一代代中学生的经典报刊。几十年光阴似箭,当年从《语文报》成长起来的读者、作者,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其中不少就职于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成为出色的新闻工作者。
      2017年,我受邀到四川参加一个征文活动,一位川报的同志对我说:“当年我是《语文报》的小读者、小作者,现在请您当我们的‘老读者’、‘老作者’。我乐意为之。”
      《四川日报》这份报纸不拘泥于地区性,有宏大的格局和宽广的视域。高怀见物理,和气得天真。报纸的版面设计大方、内容涵盖面广,尤其我重点关注的文化版,更是豪阔、超迈。如《人境》版面引人入胜,一看就是出自陶渊明的诗句,《原上草》栏目出自白居易诗句,《西岭雪》栏目来自杜甫的诗句,体现了文学大省的高雅之气。
      此后,我开始在《四川日报》发表散文作品,记得有:2018年的《萝卜红了》,2019年的《上坟》和《飞翔的姿势》,2021年的《送春联》等。我的心目中,《四川日报》文化副刊版作品质量很高,品位不俗,兼容并包,能在这里发表文章是作者的一种荣光。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川观新闻也是新媒体界的翘楚,她就像《四川日报》的翅膀一样,飞越千山万水,传递时代声音,具有非常强大的影响力。我的散文作品,在川观新闻上推送后,许多天南地北的师友通过微信为我点赞,我忍不住惊呼:川观影响力太大了!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2020年10月16日,我在成都出差,刚好赶上四川作家书画院成立,有幸受邀参加了这个活动。活动结束后往饭店走的路上,有关消息已经在川观新闻上发出来了。新媒体的高效、迅捷、及时,被诠释得淋漓尽致。我真正感受到了新媒体应该有的样子,心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无限敬意。
      2021年1月份,《四川日报》开展“金牛迎春”春联征集活动,我有幸受邀参与了此项活动,撰写了春联“春风吹拂陌上绿,金牛耕耘稻花黄”,为活动助兴。
      我是一个山西人,四川离我很遥远。自从1986年第一次去四川,四川就在我的心中。30多年过去了,其间有过无数次的四川之行,有公差,有私事,不管哪一次都给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四川的朋友很多、也很热情,他们不仅用美酒征服了我,更是用友情征服了我。
      时值《四川日报》创刊70周年,我唯有用手中的笔,记录和表达心中的这份情和爱,才是最好的感念。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