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联合作战规划的“科学大脑”

    ——记中部战区某保障队高级工程师袁伟

  •     

      “某地发现不明空情!目标高度是……”在中部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中心内,一条条战场信息纷至沓来。
      “建议对目标进行持续跟踪、起飞查证!”某保障队高级工程师袁伟对参数进行精确分析、判断和评估,向指挥前台提出建议。10分钟后,战区部队成功处置目标。
      类似这样的演练,对袁伟来说已是家常便饭。每年的重大演训任务,他从未缺席。从原第二炮兵某团装检站的一名助理工程师成长为“科学大脑”,袁伟的加倍付出有目共睹。
      2016年,中部战区成立。袁伟被选调到战区某保障队从事作战研究,但当时主攻导弹技术的他对联合作战领域并不了解。“要打破在专业领域的空白,不能等不能靠,必须实打实地干起来。”袁伟说。
      袁伟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始终扑在一线,白天当业务员,和机关部队对接军事需求、研究作战问题;晚上又当程序员,在电脑前查阅资料、设计算法、建立模型,经常敲代码到深夜。
      “实现能力提升没有捷径可走,只有‘沉下来’,逐个系统进行研究,逐项数据进行分析,科学规划能力才能‘提上去’。”袁伟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袁伟的成绩单非常亮眼——连续3年获得全军军事建模竞赛特等奖;组织编写任务规划教材12套;申请立项17个任务规划科研课题……
      “要时刻谨记自己战斗员的身份,不管多新多难的课题,只要对保障打赢能力有益,就一定要攻破。”面对不断更新的联合作战任务,袁伟始终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面貌。
      6年间,袁伟紧跟战区的发展不断进步,一心扑在作战指挥研究上,数次参加大项军事演练,研发的各类软件先后在多个单位得到推广应用,为20余次行动提供了支撑保障。
      “身处离指挥团队最近的保障位置,我深知责任重大,因此要紧紧扭住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不断增强精算深算细算能力,为打造坚强高效的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提供有力支撑。”袁伟说。
      新华社记者 赵婉姝 王绰(据新华社北京7月26日电)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