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皮车的一头是忘不掉的乡愁

  •     

    网上心语
      网友“张艳”:我是重庆合川人,在四川成都长大。妈妈说从我生下来几个月开始,每年她都带我坐这趟车回家。妈妈只舍得买硬座票,火车上除了睡觉就是看窗外的风景,幸运的时候可以碰上几个小朋友。从1978年到我读高中,坐了10多年,每年都是为了一份回家的团聚和亲人的相见,转眼我也人到中年,对这趟绿皮车的记忆还是如此深刻。
      网友“罨画清风”:铜罐驿,这个小站给我印象深刻。1991年春节从部队回家,就在这个小站买过一只卤鸡,味道令人难忘。感叹当时从怀化部队到成都老家,哐啷哐啷的绿皮车耗时三十多小时,而如今的高铁动车,数小时即可抵达。科技日新月异,祖国越来越强盛。
      网友“德新社”:1996年我初中毕业后,去广东打工,从那时起,就和江津站结下了不解的缘分。为了能常回家看看,照顾好母亲,我便成了火车站的常客,回家的喜悦与离家的不舍都留在了这里。从那时起,我就有了收藏火车票的习惯,现在有200多张。
      网友“jojojoyjudy”:小时候我爸常常带我坐这趟车回江津老家探亲,现在脑海里都还记得,列车员推售瓜子花生的叫卖声、火车碾过轨道的哐当哐当声、电风扇摆着脑袋的吱吱呀呀声……
      网友“芋头”:我是重庆人,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成都工作。10多年前成渝线上很多火车班次是“夕发朝至”,不耽误上班,非常方便。有一次我晚上下班后,买卧铺票赶回家,第二天给我母亲祝寿,伴着哐哐当当的铁轨声入睡,10多年过去了仍然记忆深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