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十四五”交通物流规划出炉

    2025 年公交出租车全面新能源化

  •     

    到2025年
      ●基本形成畅达国内主要城市群的“137”高铁交通圈(至重庆1小时,至长江中游、关中、黔中、滇中等周边城市群3小时,至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三大经济区7小时交通圈)
      ●基本建成覆盖全域、畅接全省、辐射中西部、通达全国的“3绕17射”高速公路网,形成“3820”高速公路交通圈(至重庆3小时、至周边省会城市8小时、至北上广20小时)
      ●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60%,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分担率达65%,绿色出行比例达70%以上
      ●公交车(除预留应急运力外)、巡游出租车全面实现新能源化(纯电动或氢能源)

      本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程文雯)6月27日,由成都市交通运输局、成都市口岸物流办牵头编制的《成都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和物流业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正式印发,从提升枢纽能级、形成低碳交通运输结构等方面描绘了成都交通发展新蓝图。

    门户枢纽四向通达
    基本形成“137”高铁交通圈

      航空方面,《规划》提出,基本形成协同运行、差异发展的“国际枢纽+区域枢纽”两场运行格局,国际(地区)航线达140条以上,实现国际航空客货运航线稳定运行,航空年旅客吞吐量力争达到80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力争达到100万吨。
      铁路方面,基本建成“1环15射”成都铁路枢纽网络,成都境内铁路里程达到1100公里;铁路集装箱吞吐量120万TEU,国际班列开行数量5000列;基本形成畅达国内主要城市群的“137”高铁交通圈(至重庆1小时,至长江中游、关中、黔中、滇中等周边城市群3小时,至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三大经济区7小时交通圈);建成“4主3辅”(成都站、成都东站、天府站、简州新城站为主,成都南站、成都西站、十陵南站为辅)铁路客运枢纽体系。
      高速公路方面,成都境内高速公路里程将突破1500公里;基本建成覆盖全域、畅接全省、辐射中西部、通达全国的“3绕17射”高速公路网,形成“3820”高速公路交通圈(至重庆3小时、至周边省会城市8小时、至北上广20小时)。
      围绕打造面向世界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规划》提出,加快建设由“4条高速铁路+3条普速铁路+4条高速公路”组成的多通道体系,联动实施枢纽协同、结构优化和能力提升行动,实现成渝“双核”之间1小时通达。
      在成都都市圈建设方面,《规划》指出,做强全省“主干”功能,全面推动成都都市圈交通基础设施同城同网,加快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四网融合和高速公路、快速路、城市轴线一体化布局,推动打造“2环20射”轨道网、“3绕20射”高速公路网和“2轴31线”城际快速公路网,基本实现都市圈1小时通勤;做优做强中心城区、城市新区和郊区新城核心功能,加快打造市域“3环19射8联”快速路网。

    推广新能源车
    形成低碳交通运输结构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
      对此,《规划》提出,要建设低碳环保的交通运输体系。具体说,到2025年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60%,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分担率达65%,绿色出行比例达70%以上,推动实现中心城区建成区平均通勤时间下降到35分钟左右。
      推广新能源车,也是形成低碳交通运输结构的重要举措之一。《规划》提出,2025年底全市公交车(除预留应急运力外)、巡游出租车全面实现新能源化(纯电动或氢能源)。
      此外,《规划》还提出,将推动“互联网+道路客运”加速发展,鼓励客运班线小型化、定制化发展,为旅客提供城际“门到门”运输服务。在加快铁路通道项目建设同时,大力推动成都与周边城市及市域内铁路公交化运营,形成市域30分钟、成都平原城市群及成渝1小时交通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