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思想周刊·天府新论
-
·图片新闻
胸怀家国情怀 勇担时代使命
-
□四川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周明华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的留学归国青年学者回信,寄予殷切期望:“希望同志们大力弘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以报效国家、服务人民为自觉追求,在坚持立德树人、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上再创佳绩。”生逢伟大时代是人生之幸,中国人历来抱有家国情怀,我们要从“回信寄语”中汲取奋进力量,胸怀家国情,报效国家,服务人民。
对每个人而言,心系国家事,是再朴素不过的情感和职责,也是再自然不过的认同,更是再基本不过的责任。倡导爱国、回报祖国,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是昂扬向上的主旋律。不过,和平年代,不是每个人都有轰轰烈烈直接报效祖国的机会。走出战火纷飞、生死考验的语境,我们更该常怀爱民之情、肩扛兴国之责、坚守奉献之心,在平凡中构筑家国情怀。
胸怀家国情,就是要常怀爱民之情。前不久,笔者到钱学森图书馆参观,深切感悟钱学森爱党爱国爱民的心路历程,为他的国为重、家为轻,科学为重、名利为轻的家国情怀而感动。当年,邓小平同志一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彰显出的就是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永恒坚持,更是“家国情怀”最温暖的情感表达。
胸怀家国情,就是要肩扛兴国之责。岗位、职务对应着责任。国是千万个家的集合,是无数个家的放大。不管是科技自立自强,还是为民服务的党员干部,贵在一代代接力、常抓不懈地坚持下去。常思国之兴衰,身上肩负的责任和使命重如千钧,需要我们争分夺秒、锐意创新,作尽忠职守的螺丝钉,甘当助人奋进的人梯。以主人翁姿态建设好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为祖国的兴盛添砖加瓦。
胸怀家国情,就是要坚守奉献之心。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每一份奉献都将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化作穿越风雨的力量。雷锋同志在日记中写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奉献是一种崇高的境界,现实中,正是因为有了无数人无私奉献、默默付出,我们才能凝聚强大力量,不断自信前行、攻坚克难。只有坚定奉献,我们才会不断收获精神上的富足,体会到付出的快乐,人生才会更有意义和方向。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爱得深沉,爱出中华儿女的担当与责任。浓郁的家国情怀,必将汇聚成磅礴的洪流,成为推动国家进步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