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市全民阅读推广公益大使周东:

    为成都读者打造一片阅读领地



  •     

      4月14日上午9点,周东等来了老朋友米瑞蓉,“米大姐”出镜,为周东的文化类短视频《我在成都读成都》收了一个美好的尾。下午2点,周东出现在金牛区曹家巷“东周社艺文美”。下午4点,周东回到成都电视台,开会、讨论,为他主导的两档读书类栏目《书香成都·蓉城书话》《领读》确定新一期的主题与呈现方式……一环扣一环的工作推进中,只要能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周东都会从随身携带的包里拿出一本书,静静地翻阅。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姗姗

    他是“知识的搬运工”
      周东,早年因《今晚800》节目被观众所熟知,曾荣获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并创办过《新闻背景》《红绿灯》等法制新闻栏目。2015年,周东突然华丽转身,打造读书类人文历史节目《东周社》,他手捧书卷,温文尔雅的形象从此深入人心。“周东是个读书人”,几乎是所有观众对他的印象。但周东却说:“那时还真算不上。”
      青年时代的周东,阅读经历丰富。他读舒婷、读余光中、读李白、读秦观……独爱浪漫美好飘逸的文字。但自从当上了主持人,随着工作量加大,他很少有时间阅读了。2015年,他决定要慢下来,做更有意义的节目,于是便有了《东周社》。
      “转型之后,做文化类节目,才发现,不阅读无‘东周’。”台下,周东夜以继日地读书;台上,他把读到的知识消化、揉碎,传递给观众。“传递三分,自己得有八分。”周东笑言,那时,他是一名“知识的搬运工”。

    通过活动推动全民阅读
      作为成都市全民阅读推广公益大使,在推广阅读上面,周东没少做。“阅读,是一件个人的事,但也涉及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的文化传承和建设。”周东希望这座城市的阅读氛围提升到更高的境界。
      周东做了一个“读读杜诗”的公众号,从杜甫在成都写的200多首诗开始朗读并解析。近期,他还策划了一个落地活动,“当春乃发声”,取的就是杜诗“当春乃发生”的经典。“邀请主持人、省人艺演员、阅读协会的会员、民间吟诵社等,一起在杜甫草堂朗读杜诗,演绎杜诗。希望更多人了解杜诗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这个活动很快就会亮相。未来,还会与古琴、传统服装、戏曲等相结合,打造出“当春乃发声”的多媒体融合拳头产品。
      “我想为成都读者打造出一片阅读领地。”这是周东作为一个全民阅读推广公益大使的信念。“东周社艺文美”空间,正是周东在用心做的一个项目。3000多平方米的场地,有画廊,有声音图书馆,有引进的“杨红樱爱心书屋”,还有取自杜诗“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意境的“隔篱呼”阅读空间。“我现在计划做一个曹家巷朗读会,把平面的字变成生动的声,全民阅读通过朗读来推进,这是我觉得非常有意义的事。”周东希望,“东周社艺文美”能成为像上海思南书局、北京鼓楼西剧场那样的城市符号、文化地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