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泸州:奔跑在“铁水公空邮”的大交通路上

  •     

    (上接01版)泸州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扩能改造工程的实施,有利于打破四川南向铁路运输“瓶颈”制约,提升铁路货运能力水平,为泸州对外开放拓展空间。
      近年来,泸州在建设“铁、水、公、空、邮”综合立体交通枢纽的道路上加速前行,大交通格局加速构建。去年6月,绵泸高铁内自泸段开通运营,建构起川南地区半小时交通圈,也补齐了川南两座老工业城市的高铁短板。不仅如此,正在抓紧建设的渝昆高铁还将为泸州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再添新引擎。
      距离泸州港集装箱码头不远处,4个大型粮食筒仓并排而立,运输车辆正在排队装货。在泸州港粮食装卸泊位,工作人员操控装卸车来回穿梭。“近年来,这里的进口粮食种类从以高粱为主,发展到大豆、豌豆等多种类;进口市场也逐步扩大到北美、澳洲等国际市场。”泸州海关监管一科科长胡飞介绍。泸州综合保税区及泸州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进出口货值已由2016 年的 0.96 亿元增长至 2021 年的40.05亿元。
      外贸数据的增长,得益于铁水联运、公水联运等多式联运齐头并进。对内,开通泸州—广州外贸铁海联运班列,常态化运行泸州至昆明、攀枝花、成都等铁水联运班列;对外,近洋航线和地中海、西欧、北欧、北美等远洋航线陆续开通。两个多月前,中欧班列(泸州号)开通运行,为泸州打开了一条向西的开放之路,也让其成为全省同时开通国际水运、陆运双通道的城市。
      近日,省委、省政府共命名6个“四川省开放发展示范市”,泸州名列其中。下一步,泸州将持续用好现有的七大国家级开放平台,构建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争取常态化开行中欧班列(泸州号),进一步扩大开放合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