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灵来了


  • 黑颈鹤。 四川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供图

      此次发现的野生朱鹮。省林科院供图

    首批破壳的黑颈鹤雏鸟。

        

    首次发现野生朱鹮夏季来川栖息

    关 键 词
    “东方宝石”飞临
    ●该朱鹮种群自5月初抵达后在广元市朝天区北部长住
    ●拍到朱鹮的地点森林茂密,食物充足,十分适合朱鹮生存

      本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俊伶)6月8日,记者从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获悉,广元市朝天区北部近日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朱鹮的栖息活动。这是四川省境内首次确认野生朱鹮夏季栖息行为。
      省林科院研究员符建荣介绍,5月29日至30日,省林科院朱鹮调查和科研组与广元市林业局、朝天区林业局联合开展调查工作。经调查确认,有7只野生朱鹮在当地进行觅食和夜栖活动。据当地村民反映,该朱鹮种群自5月初抵达后在此长住。“拍到朱鹮的地点森林茂密,食物充足,十分适合朱鹮生存。”符建荣说。
      去年12月,青川县摄影爱好者在该县北部拍摄到一群朱鹮飞行、觅食以及嬉戏的珍贵画面。据当地林业部门监测,青川县内的朱鹮种群数量已达8只。至于此次发现的朱鹮是否与去年12月现身青川的为同一批,相关专家表示,目前还不能确定。
      朱鹮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被誉为“东方宝石”。发现野生朱鹮的踪迹后,广元市朝天区立即组织当地乡镇加强巡护力度,积极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引导村民共同参与保护工作,切实保障朱鹮等野生动物的正常栖息活动。广元市林业局工作人员提醒,在野外发现朱鹮时,要做到不投食、不围观、不惊吓,避免大声喧哗,并及时与当地林业部门联系。

    若尔盖湿地首批黑颈鹤雏鸟破壳

    关 键 词
    高原“萌宝”亮相
    ●若尔盖湿地是黑颈鹤东部种群的重要繁殖地之一,区域内栖息着1100余只黑颈鹤
    ●4月底至6月初,黑颈鹤会在繁育地分散开来,完成产卵、孵化等繁育过程
    ●按照黑颈鹤约1个月的孵卵期推算,预计近期还将有多只小鹤破壳

      本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俊伶)6月8日,记者从四川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高原精灵”黑颈鹤近日进入繁育高峰期,今年首批黑颈鹤雏鸟在若尔盖湿地成功破壳。
      黑颈鹤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全球唯一在高原地区繁殖和越冬的鹤类。通常,每年3月,黑颈鹤会从900多公里外的越冬地——云南、贵州等地,飞赴若尔盖湿地。4月底至6月初,黑颈鹤会在繁育地分散开来,完成产卵、孵化等繁育过程。黑颈鹤通常每次产两枚蛋,蛋呈椭圆形。孵化期间,雌雄黑颈鹤会轮流进行孵化工作,一方孵化时,另一方负责警戒、防范危险。同年11月左右,它们会带着新繁育的小鹤迁徙至云南、贵州等地越冬,如此循环往复。
      若尔盖湿地是黑颈鹤东部种群的重要繁殖地之一,区域内栖息着1100余只黑颈鹤。目前,湿地内已有多对黑颈鹤顺利完成筑巢,并进入孵化阶段。按照黑颈鹤约1个月的孵卵期推算,预计近期还将有多只小鹤破壳。
      四川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保护区将持续加大巡护与监测力度,通过增加巡查频次,采取人力监测与监控设备辅助相结合方式,全方位守护黑颈鹤及其栖息地的生态环境,为黑颈鹤等物种的安全繁育保驾护航。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