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旺旺集团副董事长周锡玮:

    哪吒文化架起川台交流桥梁


  • 周锡玮接受采访。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田珊 文/图

      4月10日,第九届海峡两岸哪吒民俗文化交流活动在绵阳江油市举行,两岸哪吒民俗文化爱好者、专家学者、青年代表、企业界代表等300余人,共话中华传统民俗文化,共谋川台合作发展。
      哪吒文化在两岸交流中有什么独特价值?四川与台湾又该如何借哪吒等文化元素,深化两地文创产业合作,推动青年一代产生文化共鸣?对此,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专访了前来参加活动的台湾旺旺集团副董事长周锡玮,他从文化基因、产业融合与未来展望等维度,解析哪吒文化为川台交流发展带来的助力。

    文化认同 比任何说教都更有力量
      “当我看到《哪吒之魔童闹海》(下称《哪吒2》)电影时,第一个感受就是感动。这种感动源于两岸文化的同根同源,更源于科技与艺术对传统文化的完美诠释。”周锡玮表示,台湾将哪吒称为“三太子”,其形象早已融入民众日常生活。哪吒展现出的忠孝、勇敢、独立、牺牲的精神特质,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代表。
      无论是游戏《黑神话:悟空》还是电影《哪吒2》,都以创新的传播形式为两岸交流注入新活力。周锡玮表示,台湾年轻人从事动画、软件和影视行业的很多,他们在看到《哪吒2》的国际级制作水平时,身为中国人的那种自豪感油然而生。这种通过文化产品传递的认同感,比任何说教都更有力量。
      “我真的特别希望电影《哪吒2》能够尽早在台湾上映,让更多台湾年轻人能够真切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带来的共鸣,以及身为中国人因动漫、影视领域快速发展所带来的自豪感。”周锡玮说。

    川台互动 从文化共鸣到产业融合
      在周锡玮看来,四川与台湾在文化交流和产业合作上相互促进、融合发展,“四川的文化底蕴深厚,台湾的文创经验丰富,两者的结合能产生化学反应。”
      迄今为止,绵阳江油市已连续举办了九届海峡两岸哪吒民俗文化交流活动,随着两岸文化交流不断深入,乾元山金光洞等景点也成了吸引海峡两岸民众的宝藏打卡地。
      文化互动不断向产业领域延伸。其中,周锡玮特别关注文创领域的合作,他谈到,四川的大熊猫、三星堆、金沙遗址等IP潜力巨大,而台湾在文创设计上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优势,双方在文创领域和IP打造上拥有广阔的合作空间,相信更加全面、深化、立体的合作必将进一步提升巴蜀文化的影响力。
      此外,青年交流已成为川台合作的新亮点。“我们可以通过举办更多交流类活动,设立更多台青创业基地等,让更多台湾年轻人来四川走走看看、打拼生活,让他们感受到大陆的创业活力,更让他们在实践中理解中华文化的多元魅力。”周锡玮建议。

    未来展望 持续深入交流加深彼此理解
      面对当前两岸局势,周锡玮强调文化交流的“韧性”。“两岸共同的文化根基与情感纽带是无论如何也割不断的。”周锡玮说,在台湾,哪吒信众超过600万人,每年大家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
      对于未来,周锡玮也提出建议:一是希望海峡两岸哪吒民俗文化交流活动等类似活动能够更加持续、更加深入,让更多台湾民众能够有机会以文化交流形式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二是四川可以依托丰富多元的创意元素,设立更多交流活动,比如艺术设计大赛、短视频创作大赛,让两岸年轻人在共同的创作与拼搏中加深彼此理解。
      在采访的最后,周锡玮还谈到自己对四川的印象:“对于四川,尤其是成都,我的印象非常深刻,这里是一个充满朝气与活力,但又保留了历史的深邃与含蓄的地方,我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机会来到四川。”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