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升一降,金融出招

    助消费“升温”为企业“降压”

  •     

    开栏语
      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经济运行回升向好的若干政策措施》,4个方面21条措施聚焦扩大有效需求、激发市场活力、促进产业升级,全力推动经济运行回升向好。即日起,四川日报全媒体推出“推动经济运行回升向好 21条全解读”系列报道,围绕政策中明确的加快消费恢复提振、帮助企业降本减负、推进企业快速成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4个方面进行解读。敬请关注。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卢薇

    实施消费信贷财政贴息
    ●2025年4月1日至9月30日期间
      银行机构向省内居民发放1年期及以上,且贷款用途为汽车购置、电子产品、住房装修、家电家具耐用品4类商品线下消费贷款,财政部门按照年利率1.5%、单笔不超过3000元给予居民1年期一次性贴息,居民在全省范围最高可享受2笔贷款贴息支持

    实施小微企业集中担保增信
    ●202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
      实施“小微融担贷”,将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推荐清单”内的经营主体新增纳入担保支持范围,担保费率按不高于1%予以支持

    加力实施科技创新专项担保激励
      ●2025年4月1日至9月30日期间
      在满足支小支农担保业务占比要求的前提下,将全省科技创新专项担保支持企业库中的中型企业,纳入省级财政融资担保保费补贴支持范围,支持更多科技创新类企业发展

      4月1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经济运行回升向好的若干政策措施》,全力推动经济运行回升向好。《措施》从加快消费恢复提振、帮助企业降本减负、推进企业快速成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4个方面制定了21条政策措施。其中,金融支持主要聚焦加快消费恢复提振、帮助企业降本减负两个方面。
      一方面助消费“升温”,一方面为企业“降压”——“一升一降”里,金融将如何出招?记者邀请部分权威部门和行业专家进行了解读。

    财金互动,助消费“升温”
    消费信贷财政贴息已累计兑现近6000万元
      21条政策措施中,第一条就是实施消费信贷财政贴息。这是一条接续性政策。
      对2025年4月1日至2025年9月30日期间,银行机构向省内居民发放1年期及以上,且贷款用途为汽车购置、电子产品、住房装修、家电家具耐用品4类商品线下消费贷款,财政部门按照年利率1.5%、单笔不超过3000元给予居民1年期一次性贴息,居民在全省范围最高可享受2笔贷款贴息支持。
      “提到新车了。”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成都市民王霖办理完工行成都分行的分期付款手续后,高兴地把一辆蔚来新车开回了家,“一直想换电动车,了解到贴息福利后,果断下手了。”
      工行成都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汽车消费焕新,是今年来该行金融服务的一大亮点,该行与车商紧密合作,为有融资购车需求的消费者提供量身打造的汽车分期产品服务,并积极宣传最新奖补政策,带动消费热情。
      “这一财金互动政策一直在接续。”人行四川省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23年9月开始,人行四川省分行会同财政厅接续出台4轮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对居民购买汽车、家电家具、电子产品以及住房装修等消费场景的贷款给予年利率1.5%的贴息支持。第一轮为2023年9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第二轮为2024年4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第三轮为2024年10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第四轮为2025年4月1日至2025年9月30日。该负责人表示,目前,已完成2轮消费贷款贴息,累计兑现财政资金近6000万元,涉及消费贷款超40亿元,惠及2.7万人次。
      “政策一再接续,说明实施成效较好。”在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顾婧看来,消费信贷财政贴息,瞄准了信贷门槛高及内需不足、线下消费疲软等痛点精准出招。“一方面,1.5%的贴息进一步减轻居民还款压力,尤其对年轻群体、新中产等耐用品消费主力更具吸引力,直接刺激汽车、电子产品、住房装修、家电家具等消费需求,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内需不足问题。另一方面,实施消费信贷财政贴息要求消费者必须线下消费,有利于促进实体门店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促进社会整体就业率提高。”

    银担合力,为企业“降压”
    扩大融资担保支持小微企业和科技创新覆盖面
      《措施》提出,实施小微企业集中担保增信。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实施“小微融担贷”,将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推荐清单”内的经营主体新增纳入担保支持范围,担保费率按不高于1%予以支持。
      《措施》还要求加力实施科技创新专项担保激励。2025年4月1日至2025年9月30日期间,在满足支小支农担保业务占比要求的前提下,将全省科技创新专项担保支持企业库中的中型企业,纳入省级财政融资担保保费补贴支持范围,支持更多科技创新类企业发展。
      政策的指向,是消除小微企业融资缺乏抵押和担保的“隐性壁垒”。
      “‘名单制管理’保证了政策实施的精准性。”顾婧说,政策精准覆盖支持对象,避免资金流向僵尸企业。有政府介入担保协调,通过“名单”筛选优质主体,能极大增强银行放贷信心。顾婧还为小微企业算了一笔账:以500万元贷款为例,假设担保费率从1.5%降至1%,可为企业节省2.5万元成本,叠加银行利率优惠,综合融资成本或下降30%以上。
      “这些措施将有力推动融资担保增量降费,进一步为小微、科创企业降本减负。”省委金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政策出台,让更多符合条件的小微经营主体被纳入担保支持范围,更多中型科创企业可获得省级财政融资担保保费补贴,意味着这些企业能享受到更优惠的担保费率,轻装上阵快速发展。
      今年以来,四川金融监管局积极督导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一视同仁”开展民营企业金融服务,持续引导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合理制定普惠型小微企业信贷计划,并增强对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能力,不断健全我省“股债贷保租”科技金融全产品服务体系。截至2月末,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44万亿元,同比增长17.04%,高于各项贷款增速5.95个百分点。
      西南财经大学博士生导师、成都格致数字金融研究院理事长张晓玫认为,针对个人的消费贷和针对企业的小微贷是普惠金融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21条政策措施中的金融支持,也主要从这两个方面出发,消费贷贴息政策能进一步提振消费活力,小微企业集中担保增信等措施有助于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均是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