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政热点

    (3月14日—21日)



  •     

    武胜县大通村何时通自来水?
      ●问政四川网友提问:武胜县大通村的自来水主水管已铺设一年多,但自来水依然未通。老年人用水非常不方便,希望能及时解决,尽快通水。
      广安市武胜县水务局回复:经核实,武胜县中心镇大通村群众规划用水由武胜嘉合水务有限公司旧县水厂供水,大通村已纳入全域供水“村村通”规划。目前,大通村的供水主管网已铺设完成,为确保长期安全供水,在安装前供水企业需综合考虑主管供水能力、用户分布、峰值供水、海拔高差、供水压力等因素,对未通水的村社采取“统一规划、整村推进”模式。目前,大通村村委会正在统计需要安装自来水群众名单,待村委会将名单统计完毕后,由嘉合水务工作人员到村进行统一规划。

    滴滴公司给无证车派单,能否处理?
      ●问政四川网友提问:目前,犍为县滴滴公司为无证车派单,严重侵害了合规司机权益。我这个月打了10次车,有7次都是派给了无证车,相关单位能否调查处理?
      乐山市犍为县交通运输局回复:从事网约车经营需要具备网约车运输资格证(车证)和网约车从业资格证(人证)。近日,我局针对网约车非合规运营问题,约谈了犍为滴滴办事处,责令滴滴公司加快网约车合规运营的进度,实行按月非合规限派。本月已限派11台车辆,其中包括您投诉的7台车辆。
      此外,我局要求滴滴公司必须合规合法开展经营活动,制定适合地方网约车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经营策略,切实保障网约车驾驶员和乘客的合法利益。同时,在清退非合规运营的驾驶员时,积极和驾驶员沟通,确保行业安全稳定发展。

    通江县超载检测站为何不实行24小时检测?
      ●问政四川网友提问:我是通江县瓦室镇居民,家在高石梯超载检测站附近的公路边上,很多大货车司机为了躲避超载检测,每天晚上12点之后才去过检测站,有时候连续二三十辆,严重影响公路两侧居民休息。为什么检测站不是24小时检测?夜间执法空档就给了这些超载超速的大货车可乘之机,也会带来交通安全隐患。希望相关部门尽快解决这个问题。
      巴中市通江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回复:针对网友反映的问题,公安交警部门已在高石梯超载检测站启用高清监控对车辆进行抓拍,凡是未进站接受检测的车辆,都将对其作出处罚。下一步,我大队将联合公安交警加强执法力量,在超限检测站及周边路段开展凌晨时段针对性巡查,严查为逃避检测而强行通过超限检测站的货运车辆。

    教师让家长批改作业涉嫌违规,能否整改?
      ●问政四川网友提问:行知小学个别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家长逐一批改,第二天检查。相关做法疑似违反教育部《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精神,变相将教师职责转嫁给家长,能否调查并整改?
      南充市嘉陵区教育和体育局回复:调查人员深入行知小学,通过对该校校讯通作业管理平台进行核查,发现有个别教师确实存在上述情况。为此学校及时召开教职工会议,对学校个别教师要求家长批改作业的行为进行通报批评,涉事教师向学校作出书面承诺,保证不再有类似行为的发生。学校及时改进作业管理制度,建立作业管理长效机制,加强监管,严禁教师要求家长批改学生作业,不定期抽查教师布置作业的情况,将作业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儿童未接种水痘疫苗是否影响入学?
      ●问政四川网友提问:给孩子接种疫苗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告知有政策要求必须接种水痘疫苗,否则儿童幼儿园、小学等无法入学。请问这是真的吗?
      遂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回复:水痘疫苗是非免疫规划疫苗,自愿自费接种,不接种不影响入学。但是水痘是容易在学校引起暴发、流行的常见病,为了孩子健康,在有条件且无禁忌症的情况下,建议接种该疫苗。
      同一乡镇为何有的村民领到农用薄膜有的没有,是否存在克扣情况?
      ●问政四川网友提问:本人是达州市达川区渡市镇南岩村村民,今年农业农村局发下来的种子和薄膜,为何我们只收到了玉米种子,但渡市镇别的一些村如西兴、白腊坪、金盘,却有薄膜发放?
      达州市达川区渡市镇人民政府回复:来信收悉后,我镇立即联系镇相关工作人员获取物资领取凭证并向区农业农村局核实,2025年区农业农村局截至目前只分配了大豆种、玉米种等相关种子,未分配薄膜等相关物资。诉求人反映的西兴、白腊坪和金盘都发放免费薄膜问题,经与相关村书记联系得悉,发放的薄膜属于镇政府2024年分配到各村(社区)油菜产业项目的物资,部分村(社区)2024年未全部使用与分配,2025年对剩余薄膜再次进行分配分发到村民手中,而南岩村相关物资已于2024年全部发放到种植户手中,村上没有留存相关物资。

    一周问政大数据、问政热点由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整理
      如果您遇到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请登录“四川省网上群众工作平台——问政四川”或拨打问政四川热线(028-96001)留言反映、求助或建议。我们将充分发挥平台的互动联系作用及舆论监督功能,第一时间传递民声,推动问题得以及时解决——听得见声音,看得见态度。
      扫描二维码,上“问政四川”反映您的诉求。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