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成都
2025年成都市两会召开前夕,举行“委员·局长面对面”现场咨询交流活动
28张地图里的新期待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段玉清 张红霞
2月24日,在成都市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召开前夕,“委员·局长面对面”现场咨询交流活动继去年之后第二次举行。成都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交通运输局等22个成都市级部门负责人带队参加,比去年多了3个部门。
截至当天下午6时,围绕成都产业发展、社会生活等各方面,局长们共接受289人(次)市政协委员咨询,当场解答各类问题436个。
在活动中,成都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张涛带来28张地图。“有成都枢纽总布置示意图、成都市域高快速路规划示意图,还有县市新城到中心城区交通通道重点项目示意图……”当天活动刚开始,张涛就展开地图向前来咨询的成都市政协委员介绍。
“自去年10月治堵工作开展以来,我从金牛区送孩子到郫都区上学的路通畅多了。”成都市政协委员、四川智信汇融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罗琼讲起成都治堵带来的变化。“以前40多分钟的路程,现在缩短了近一半。”
张涛用一组数据,印证了罗琼的切身感受:从去年10月底到今年2月23日,成都“开门治堵”第一、二批次214项治理任务已完成87项,累计退围拆围面积112761平方米,释放车道62条。中心城区拥堵指数从去年9月的1.38下降至1.31,相关点位周边拥堵指数下降明显。“下一步,我们还将针对制约城市路网发展的瓶颈问题,在项目审批、建设上提速,进一步消除城市交通的‘中梗阻’。”
“我们每年都要带外地朋友去崇州元通古镇游玩,但从主城区过去,开车、停车都比较恼火,这个问题会不会得到解决?”罗琼问。张涛展开成都枢纽总布置示意图介绍:“我们正加快推动实施市域铁路公交化运营改造二期工程,项目将新建崇州至元通支线等工程,建成后市民可通过轨道交通从中心城区到达崇州市道明镇、元通古镇。”
成都市政协委员、农工党成都市委会秘书长黄轩也提出类似诉求。黄轩家住华阳,曾在金堂县工作,之前每天上班单程通勤时间至少80分钟。
成都市交通运输局综合规划处处长陈科拿出金堂到中心城区交通通道重点项目示意图介绍:“金堂至中心城区已形成成遂渝铁路、成巴高速、成南高速、成绵高速扩容等‘1轨3高2干线’。”目前,成南高速扩容正在建设中,并规划新建青白江至金堂线、成金简快速路、青金快速路和成洛简快速路等项目。“建成后,金堂至成都中心城区将实现‘2轨3高3快2干线’通达,市民无论自驾还是在金堂淮口南站乘坐公共交通,均可便捷到达成都市区。”陈科说。
不知不觉,“委员·局长面对面”现场咨询交流活动接近尾声。张涛收起手头的地图说:“这28张地图是我们对此前工作的总结,更承载着市民在交通方面的新期待。”
再次面对面
局长的答复让委员更心安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红霞 段玉清
“氛围更温馨,交流更顺畅了。”2月24日下午,在成都市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委员·局长面对面”现场咨询交流活动上,成都市政协委员张仕杰在与成都市民政局局长王宏斌交流后点赞。
银发经济已纳入16条产业链
张仕杰去年就参加过“委员·局长面对面”现场咨询交流活动,当时咨询的也是王宏斌,还因此形成了一份关于重视城市适老化的提案。
今年,再次面对面,张仕杰有了更为心安的答案。王宏斌介绍,成都市常住人口中60岁以上老人有376万,占比17.98%。成都的养老机构是按常住老年人口总数的3%来配备的,现在实际入住近1%,“说明成都的老年人以居家养老为主,我们将提质扩围,丰富居家养老产品供给。”
成都市政协委员巫平丽也十分关心银发经济。对此,王宏斌介绍,银发经济已经纳入成都16条产业链,并由市长担任“链主”,设计产业图谱,目前正在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将设立国家级银发经济产业园。这一消息让巫平丽很开心,“我们更有信心投入相关产业了。”
推进节水与发展现代农业两不误
针对成都市政协委员万学刚关心的成都节水现状,成都市水务局局长刘贵恒如数家珍。“成都对标北上广深,持续夯实水务高质量发展底座。”刘贵恒说,受益于上游紫坪铺水库的蓄水能力,成都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3%,但在东部新区只达到67%,“城乡供水保障还存在不少短板。”
如何应对?刘贵恒列举:引大济岷工程建成后,41%的来水将供给成都;目前在建、年底将蓄水的备用水源——李家岩水库,可以确保成都30天用水需求;在缺水的丘区,通过多建中型、小型水厂补短板。
关于节水之道,刘贵恒还向万学刚介绍了城乡共治的思路。在城市,通过加快推进供水管网改造、分区计量及智慧化管理等,主城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已降至8.8%;通过加快再生水厂、再生水管线及试点项目建设,全市再生水利用规模已达50.3%。在农村,已完成110万亩现代化灌区改造,耕地有效灌溉率达83.8%。
成都市农业农村局席位前人气同样很旺,成都市政协委员王友咨询了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成都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古建桥介绍,去年,全市2288个村村均实现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万元的成绩。“但是不够均衡,好的村收入上亿元,比如彭州市龙门山镇宝山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亿元,村民人均分红5万多元。而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只有10万元。”古建桥说,发展现代农业、壮大村集体经济依然是2025年成都市农村工作的重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