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成都
打造爆款产品、产业地标、多元市场
让“成都造”加速出圈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薛维睿
走进成都中建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下称成都中建材)生产车间,工人正抓紧赶制深圳国际交流中心项目的定制碲化镉发电玻璃订单。这一“成都造”产品获得50项专利,打破国外长达十年的垄断,目前已应用于北京冬奥会、博鳌近零碳示范区等300余个重大项目。
当前,成都正大力推动工业精品向爆款产品转变、区域品牌向产业地标转变、单一市场向多元市场转变,加快提升“成都造”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国际美誉度。“爆款产品已成为企业竞争的‘拳头’,没有爆款产品就没有市场即战力。”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尽快摸清成都现有产品底数,努力把蜀锦蜀绣、光伏电池片、工业无人机等“成都造”打造成现象级爆款产品。
培育“成都造”爆款产品
191项产品获评“成都工业精品”
“与传统发电方式相比,优势非常明显。”成都中建材相关负责人孙庆华介绍,碲化镉发电玻璃每生产一度电,所排放的二氧化碳仅为11克,是传统火电的九十分之一。近年来,成都中建材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大尺寸碲化镉发电玻璃生产线转化效率已从最初的不到10%提升至超17%,产品远销韩国、日本、新加坡、德国、意大利等国。
同样闪耀国际舞台的还有成都远望未来雷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气象之眼”。在第九届亚冬会上,该公司研发的气象雷达设备以“分钟级、百米级”的精准监测,为滑雪赛事的举行保驾护航,成为“成都智造”的硬核名片。
目前,成都已评选191项“成都工业精品”产品,涵盖5大支柱产业、19个重点产业链,包含23个链主企业、3个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以及48个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评选发布‘成都工业精品’,对提升‘成都智造’品牌形象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加快推进成都产品向成都品牌转变。”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不断打造“成都造”工业爆款产品,加快培育新动能、塑造新优势。
培育“成都造”爆款产品,成都还将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战略,持续遴选发布不少于100项“成都工业精品”,支持首台(套)、首版次、首批次产品应用推广,推动家具、女鞋、酒类饮品、蜀锦蜀绣等品类迭代、品质升级;强化场景赋能、应用牵引,围绕智能终端、新型显示、无人机、人工智能、机器人等优势领域,打造一批直击痛点、引领潮流的爆款产品。
打造“成都造”产业地标
产业集群创建量质齐升
不仅单品亮眼,成都产业集群也在快速“进阶”。
在成都高新区,京东方投建的全球首条第8.6代AMOLED生产线已全面封顶,设计月产能3.2万片玻璃基板。该项目满产后年产值预计超400亿元,将带动成都成为全国最大的柔性面板生产基地,助推“成都造”高端柔性屏全球市场占有率提升到50%,进一步巩固提升我国在全球显示领域的领先地位和市场份额。
柔性屏不断刷新“显示度”,是成都产业集群飞速发展的缩影。当前,成都产业集群创建量质齐升,成渝地区生物医药集群、成德绵自凉航空航天集群新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总数累计达5个,位居全国前列;郫都区电磁空间安全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国家级、省级产业集群分别达到12个、20个。
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氢能等新兴产业方面,成都正加速“弯道超车”——建成运营中西部地区首个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成都造”人形机器人公开发布数量达到7款、位居全国第五;开通2条城市低空载人出行验证飞行航线,沃飞长空AE200成为全国首个、全球第二个有人驾驶eVTOL设计保证系统;“成都造”加氢机亮相巴黎奥运会,全球首列时速160千米的氢能源市域列车成功试跑。
“成都造”产业地标也在加速打造。不久前,《成都市蜀锦蜀绣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出台。在产业集聚上,新都、郫都、青羊三区齐发力,分别建设锦绣传承发展基地、蜀绣传承发展基地、蜀锦蜀绣产品展销基地,将产业链条从“散兵”变身紧密集群。预计到2027年,蜀锦蜀绣年产值分别达到2亿元和4亿元。
下一步,成都还将打响先进制造业集群品牌、园区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擦亮都江堰天府好水、邛崃“白酒+”、崇州绿色智能家具、郫都蜀锦蜀绣等区域地标,培塑“绿氢之都”“工业无人机第一城”等全国地标。
推动“成都造”出川出海
实现“产品出海”向“品牌出海”转变
2月19日,“携手长三角 共享新机遇”2025“成都·长三角”电子信息产业场景发布会在杭州举行。成都围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软件和信息服务、人工智能、网络信息安全六大方面场景,共发布187条机会信息,涉及金额超2000亿元,将牵引带动形成市场规模超5600亿元。
会上,成都及长三角地区重点企业、行业协会等众多代表齐聚,交流产业发展前景、成都发展机遇。作为全国多模态行业大模型领军企业,成都考拉悠然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营收近1.8亿元。该公司南京分公司总经理姚钰龙表示,目前已在西南、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形成市场矩阵,并逐步拓展至京津冀等地区。
海外市场也在加速拓展。近日,在成都卡诺普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卡诺普)生产车间,一批批蓝色工业机器人有序排列,等待调试完毕后发往国内外市场。
“去年,卡诺普在马来西亚成立第一家海外子公司。”卡诺普副总经理邓世海介绍,公司全球业务拓展成效显著,卡诺普工业机器人在欧洲市场销量翻倍,在美洲市场实现零的突破。目前,卡诺普客户遍布全球近30个国家和地区。
推动“成都造”出川出海,成都将持续搭建好产销对接平台,实施“成都造”拓市场百日攻坚行动,精心策划、政企携手赴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地区和海外拓展市场;依托糖酒会、世运会、成都国际车展等重要展会赛事,展销“成都造”产品。鼓励企业实施品牌国际化战略,加速实现“产品出海”向“品牌出海”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