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四川电力:全力扛牢电力保供首要责任 为四川经济发展提供可靠支撑
-
海拔3450米的甘孜1000千伏变电站,汇集甘孜地区水、风、光清洁能源,送往成渝负荷中心。
□欣忆 李威(图片由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提供)
2025年1月16日清晨,乐山市井研县天府南1000千伏变电站内,一台台主变压器整齐排列,1000千伏电压等级的电能逐级降压,将电力分配至各区域负荷中心,为冬季社会生产生活用电提供坚强保障。
同日,在眉山市仁寿县汪洋镇松峰村,返乡人员邱建文家的小院里欢声笑语,“一年没回家,家里的电用不起,给村里一反映,电力师傅很快就来弄好了。”仅仅10分钟,邱建文家里的电器就通上了电,年货把冰箱塞得满满当当。
转瞬之间,来自甘孜雪域高原的清洁电能,从甘孜1000千伏变电站输出,经过各级电网输送到四川各地产业园区、街道社区乃至千家万户,这是国家电网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正式投运带来的新变化。
2024年底,我国西部地区首个特高压交流工程——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顺利投运,标志着四川电网主网架电压等级从500千伏跨越式提升至1000千伏。
这是电压等级的跨越,更是电网建设的飞跃。走过2024年,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以下简称“国网四川电力”)扎实推进特高压攻坚、攀西电网优化、立体双环构建、新能源消纳、现代配网建设、安全稳定提升“六大类工程”,全力扛牢电力保供首要责任,为四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支撑。
创下多项世界首次 川渝实现特高压交流联网
2024年,四川发展承压前行、克难奋进,扛牢经济大省挑大梁的重任。对国网四川电力来说,2024年也是不平凡的一年,四川电力上下迎难而上、善作善成,打赢了多场硬仗。其中,建成投运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特别值得标注。
2024年12月27日,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正式投运,开创了高原特高压交流工程先河,建成高原特高压变电站1座,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线路100公里,完成投资286亿元,成为全国首个高原特高压交流工程;挺进技术“创新区”、施工“无人区”、地域“空白区”,攻克“三个区”最大难度的建设难题;实现特高压交流工程项目核准、工程建设的最快速度;创造了26项世界首次、12项国内首次,在关键技术上取得17项世界首创成果。
作为里程碑项目,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了更强劲的电力支撑。
从电网结构看,该工程投运4座1000千伏特高压变电站和1300余公里特高压输电线路,组成西南交流特高压环网的起步工程,快速形成以甘孜1000千伏变电站为起点,天府南1000千伏变电站为枢纽,成都东和重庆铜梁1000千伏变电站为受端的Y字形特高压网架结构。甘孜1000千伏变电站处于电源汇集点,其余3座特高压变电站分布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用能关键位置,加上特高压双通道的电力输送能力,电网结构与用能需求匹配更加合理,能更好地满足电网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
从用电保障看,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投运前,川渝地区骨干电网通过6回500千伏输电线路相连,省际互济能力较弱。“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投运后,天府南至重庆铜梁的2回1000千伏线路的输电能力相较于原来的6回500千伏线路提升约1倍,相当于在原有6车道的基础上,再次修建了2条超宽车道,川渝省际电网互济和电力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国网四川超高压公司特高压分部主任袁志说。
当前,阿坝—成都东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作为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加快建设。该工程建成后,可直接将阿坝地区的清洁电能送至环成都城市群负荷中心,有助于成都、重庆构建相对独立、互联互济的“立体双环”网架结构。
此外,攀西电网500千伏优化工程将于今年上半年全部完成,将大幅增强攀西电网极端故障抵御能力,根本性解决系统性风险问题,对于加快四川电网升级、强化西南能源备份、服务新时代战略大后方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提前谋划多方联动 打赢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攻坚战
继2022年遭遇极端高温干旱天气导致电力紧缺之后,2024年四川电网迎峰度夏再次面临严峻考验。一是高温时间长。2024年迎峰度夏,四川省成为全国高温核心区,呈现范围广、持续长、强度高的特点,高温持续时间超过2022年。二是用电负荷大,全省用电负荷五创历史新高,达到6929万千瓦、同比增长13.5%,18个市州用电负荷累计65次创历史新高。
面对如此严峻形势,国网四川电力准备充分、措施有力,圆满完成保供任务,实现“百姓无感,政府满意”。
这得益于提前谋划。坚持“存住水、发好电,保住网、错好峰”,国网四川电力研究制定迎峰度夏电力供应保障、需求侧管理、市场化保供等6个专项工作方案,明确4个方面、31项重点措施,为迎峰度夏期间用电负荷屡创新高提供了坚强电力支撑。
迎峰度夏前,四川电网德阳南、成都十陵、宜宾北3项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先后投运,创造了当时四川电网同期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投运新纪录;我国首套电网侧构网型静止无功发生器(SVG)在四川成都500千伏广都站、玉堤站完成工程建设和系统调试后投入正式运行,工程提升德宝直流丰期送电能力100万千瓦以上。夏季用电高峰来临前,四川电网2024年迎峰度夏总计15项重点工程全部投入系统运行,提升四川全网供电能力478万千瓦。
2024年下半年,国网四川电力持续加大达州、遂宁、攀枝花等地电网建设投入,完成迎峰度冬10项重点工程建设任务,这些工程包含3项川渝特高压500千伏配套工程,以及阿坝金川、遂宁同盟、成都鱼凫等7项200千伏新建、扩建工程,再次提升全网供电能力超300万千瓦。
与“时代楷模”同行 供电服务质量再上新台阶
“我们将持续开展强基固本大力提升供电可靠性专项行动,在全域实现单环网互联互供的基础上,进一步在核心区域升级双环网建设,提升配电网架可靠性。”国网四川电力成都高新连心桥党员服务队副队长樊金柱说。
2024年8月,中央宣传部授予国网四川电力成都高新连心桥党员服务队“时代楷模”称号,集中宣传了他们的先进事迹。这份集体荣誉激励着8万余名国网四川电力员工,以“时代楷模”为榜样,持续提升电力保障水平,不断优化供电服务质量,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春节将至,仁寿县迎来约25万人规模的返乡潮。国网四川电力(眉山仁寿)连心桥党员服务队15支队伍240余名队员与仁寿县958名网格员进车间、走村社,开展“一日双巡”,建立用户用电信息台账,实现网格服务、供电服务24小时即时响应。
2025年1月10日,达州市宣汉县普光工业园区,国网达州供电公司普光园区供电所客户经理王家平对四川正达凯新材料有限公司进行节前用电服务走访,这是王家平当天走访的第3家企业。为服务春节期间不停产的企业,王家平和同事主动上门服务,为企业供电设备做节前“体检”。从园区项目启动以来,普光园区供电所客户经理已走访园区企业210余次,平均缩短接电时间89天,累计完成18家重点企业的用电报装工作。
每逢节假日,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新能源车充电需求急剧增加。国网四川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根据重要高速公路峰值车流量数据,在新津、文宫、汪洋等高速服务区新建10座充电站,新增充电枪40把。同时,该公司提前开展充电设施、消防设施等隐患排查消缺,以及充电卡、充电桩等应急物资准备工作,多渠道发布出行充电指南,引导节假日高速错峰充电,全力做好春节期间重点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站保供保畅工作。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国网四川电力将持之以恒,强化“拼”的精神,保持“闯”的劲头,鼓足“实”的干劲,高质量建设现代一流四川电网,为我省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提供坚强的电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