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阳市雁江区:加快打造“三个基地”,奋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马蹄湾粮经复合现代农业园区。

    中国石化部署在雁江区丹山镇的“资阳2”井。

        

    □杨树 田林 (图片由雁江区委宣传部提供)
      一组画面,催人奋进。冬日渐深,寒意渐浓,资阳市雁江区中和工业园区却是热潮涌动。近2年时间里,入驻该园区的食品、装备制造等企业从7户增长到46户,入驻率超过80%。
      一条消息,振奋人心。12月20日,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2024赛迪西部百强区研究》,对西部237个城区进行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估,资阳市雁江区上榜“2024赛迪西部百强区”榜单,位列第六十四名。
      一份答卷,开启征程。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上,雁江区如何发力?12月27日召开的雁江区委六届九次全会认真作答——
      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加快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清洁能源供应基地、应急(战略)物资储备基地、都市近郊游基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雁江。

    提“气”质 擦亮产业“新名片”
      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是基础。在产业布局上,雁江区目标明确:突出新型工业化主导地位,重点抓好天然气、食品饮料两大产业发展。
      天然气产业被摆在首位。2022年,雁江区委主要负责人在充分调研、反复论证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立足区情实际、功能定位和资源禀赋,首次将天然气作为推动雁江高质量发展的支柱产业。2023年初,更是鲜明提出把发展天然气产业放在首位,作为重塑雁江工业优势的关键一招,举全区之力,下非常之功,加速推进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利用。
      今年6月,雁江天然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部署在雁江区丹山镇的“资阳2”井完钻井深6666米,测试获125.7万立方米日产工业气流,日无阻流量306万立方米,成为全球时代最古老、产量最高的页岩气井。
      消息一出,雁江区上下备受鼓舞、倍感振奋,中国石化更是将资阳(雁江)作为中国石化第二大页岩气田加速建设。如今,“资阳2”井已经投产5个多月,深埋于地下几千米的页岩气通过井口配套建设及试采回收利用撬装工程,推动天然气液化利用。
      发展天然气产业,雁江区有底气。雁江位于天府气田万亿级气田核心建产区,根据物探成果及勘探开发情况分析,雁江全域藏气,涵盖致密气、页岩气、常规气三种气藏,预测天然气资源量达5万亿立方米。截至目前,中国石化累计完成钻井25口、正在钻井11口,中石油正在钻井9口,全区天然气年产气量已突破4亿立方米。
      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雁江区立足资源禀赋,谋划布局“天然气+”产业,加快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清洁能源供应基地。
      具体来看,在推动“多打井、多产气”的同时,思考谋划“多建厂、多转化”。根据近期目标,将加快LNG、天然气管网等项目落地,预计到2025年底,雁江区年产气能力将突破7亿立方米,产值突破5亿元。
      同时,还要做好远期规划。例如,建好清洁能源及新材料产业园,实现本地的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力争到2026年底集聚天然气企业15户,产值突破20亿元,到2030年底,雁江区清洁能源及新材料产业园、天然气配套产业园、天然气循环经济产业园“一区三园”基本建成,产值突破50亿元。

    扩产量 瞄准成渝“大仓库”
      这个冬天,雁江蜜柑新品种“雁媛”不仅在当地呈现“一果难求”的火热畅销场景,还惊艳亮相2024全球熊猫伙伴大会,吸引知名短视频创作者李子柒连续两天打卡品尝。
      “雁媛”是雁江区推动柑橘产业提质增效的一个缩影。柑橘作为雁江区特色优势农产品,是农业产值高、对群众增收贡献大的特色产业。经过40多年发展,全区柑橘种植面积达27万亩、年产量达46万吨,是长江中上游最大、四川唯一的早熟蜜柑产销基地。今年以来,柑橘产业在品种改良、品质提升、品牌推广等方面持续发力,将“雁媛”作为推广新品种,采取“核心区+辐射区”的推广思路,计划到2027年,全区“雁媛”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以上,打造全国优质早熟蜜柑主产区。
      稻虾产业是雁江区农业发展的又一重要支柱产业,养殖面积已达3.8万亩,“雁江中和小龙虾”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功注册。在今年的“中和小龙虾”美食周期间,吸引游客超50万人次,拉动消费近1000万元,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雁江,地处成都都市圈,位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主轴。“机场旁、地铁站”是雁江的交通优势,也是当地的发展优势。在雁江区委主要负责人看来,雁江为成都提供物资保障有“近水楼台”的优势,全区年出栏生猪90万头以上,粮食、果蔬年产量达50万吨以上,预制菜、牛肉干等便携食品年产量达20万吨以上。
      对此,当地聚焦建设服务成渝的粮食、农副产品、食品饮料“三个供应地”,加快打造应急(战略)物资储备基地。
      建设粮食供应地方面,扎实抓好耕地恢复和撂荒地整治,稳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粮食产量只增不减。建设农副产品供应地方面,持续推进“雁媛”改良,打响雁江蜜柑品牌,加快引进精深加工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加快推进稻虾扩面,力争在三年内推动小龙虾年产量达1万吨以上,进入全省前三名。建设食品饮料供应地方面,围绕安井食品、欧福蛋业等龙头企业延链补链发展,尽快推动中和工业园区“满园入驻”,做大企业总量、丰富产品门类。

    聚人气 打造城市“后花园”
      从成都出发,1个小时到资阳“赶场”——今年9月29日轨道交通资阳线开通后,成都人掀起“跨城买菜”的热潮。据成都地铁数据显示,轨道交通资阳线工作日日均客流量2.41万人次、周末日均客流量3.83万人次、最高客流量7.6万人次。
      轨道交通资阳线的开通,为雁江区带来了一大波人气。在雁江区委主要负责人看来,城市发展的核心在人,只有把人留住,生产、税收、消费才有支撑,要在吸引流动人口、留下常住人口上下功夫。
      如何持续聚集商气、人气?当地目标明确——大力发展以文旅产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加快打造都市近郊游基地。尤其是利用好沱江资源优势,沿江北上串珠成链发展文旅产业,与市级文旅形成配套,让成都游客“多停留、多消费”。
      具体来看,城区主要发展沱江水上运动,大力招引社会资本开发赛事项目、娱乐体验项目,配套发展河边房车露营、沙地运动、亲水消费等业态;保和镇主要打造晏家坝乡村公园、马蹄湾粮经复合现代农业园区,其中晏家坝村将培育区域观赏、文化体验等业态,让乡村公园变为休闲乐园,马蹄湾粮经复合现代农业园区则将谋划发展一批林盘经济、山地骑行等新业态;老君镇重点围绕温泉资源做文章,加快发展温泉康养、生态度假等旅游业态。即将到来的元旦节,位于老君镇的水龙灵度假村温泉项目将开门迎客,形成“夏季戏水、冬季暖汤”的消费场景,为雁江区农文旅发展注入新动能,简雁乐交界地带融合发展也将迎来新进展。
      谋划正在化为行动。日前,资阳市雁江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公开推介一批新包装文旅项目,涉及乡村农旅融合、城市近郊游、温泉康养度假、露天音乐广场等方面共12个项目。比如沱江水上游乐项目,将重点招引全国知名文旅开发运营企业、上市公司、文旅大IP企业进行整体打造运营,落地后可填补资阳乃至成都都市圈的水上运动项目短板。
      不待扬鞭自奋蹄,岁末年初启新程。雁江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迈向新征程、谱写新篇章。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