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的维度、深度与指向
——评诗集《腾飞协奏曲——新时代新工业诗选》
-
□孙海龙
尽管工业与诗歌在表面上呈现为刚柔、虚实的对立面,但在李少君主编的诗集《腾飞协奏曲——新时代新工业诗选》中,它们却如同宇宙中的阴阳两极,展现出相互对立又和谐共生的关系。工业为诗歌提供丰富的素材和深刻的主题,诗歌则赋予工业以情感的温度和精神的深度,从而在文学与工业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促进彼此的融合与对话。
在诗选中,诗人们把风沙戈壁,油井钢铁,科技与速度经过情感的润色后揉进语言里。这里的情感多维又深邃,流动且有方向,既是新时代工业巨幕下人民情感与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也是当下国家主旋律的诗性讴歌。
诗选中,个体情感主要体现在对工人劳动和汗水方面的描绘。这些情感,具体而微,展现人们对生活的执着和劳动的光荣。但诗人们并没有一味在个体情感上细语呢喃,而是将个体情感逐渐汇聚,迈向对集体荣誉感的颂扬。
工人个体劳动、汗水的描绘和集体荣誉感的宣扬,是诗选情感表达的平面维度。从个体生存和人生意义、价值方面探寻,挖掘新时代工人精神状况,是大多数诗歌对人类情感深度的探寻。诗选中,主要体现在生存境遇的思考和对人生价值的叩问上。
在新时代背景下,工业诗歌不仅关注工业本身,更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工业发展带来的社会进步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这是诗选中情感表达的明确指向。诗人们通过对工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描绘,传达对生态文明的重视和对可持续发展的期待。这种情感表达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也体现了对未来生活方式的思考。
邓凯在“新时代诗歌十年:进步与空间”座谈会中提到,新时代诗歌赓续了古老的中国诗歌传统,又别开生面地呈现了百年中国新诗迅猛生长的蓬勃态势,其中很多优秀诗人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对时代巨变的敏感,书写了不少与人民大众和时代“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优秀诗篇。
也就是说,在《腾飞协奏曲——新时代新工业诗选》中,情感表达有着鲜明的主旋律指向,绝大部分诗歌都深入地触及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以及对未来的忧患意识和美好生活的憧憬。
《腾飞协奏曲——新时代新工业诗选》作为新工业诗歌的代表性选集,以其情感的温度和精神的深度,为文学与工业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促进彼此的融合与对话。
通过诗选,我们窥见新工业诗歌如何以其独特的情感广度、深度和时代应和,描绘新时代背景下人民的情感与精神面貌。这些诗歌不仅记录了个体与集体在工业发展中的辛勤汗水和荣誉感,也反映了对生存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新工业诗歌以其特有的方式,将个人经历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展现了对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它们不仅讴歌了工业成就,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腾飞协奏曲——新时代新工业诗选》,李少君主编,安徽文艺出版社,2024年9月;作者单位为萍乡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