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清代自贡社会经济发展的“活化石”
修复快三年,何时对外开放?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行晓艺
近日,有网友通过“四川省网上群众工作平台——问政四川”反映:“2021年,自贡吉成井盐作坊遗址已得到修复,还布局了相关展览,并挂了自贡博物院的牌子。但三年时间过了,市民和游客仍然不能进去参观。请问何时能开放?”
针对这一问题,记者近日联系了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和自贡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等相关负责人了解情况。
吉成井盐作坊遗址位于自贡市大安区杨家冲上凤岭,是中国现存盐井和天车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自贡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遗址由吉成井、裕成井、益生井、天成井组成,系珍贵的清代井盐生产遗址,为清代自贡社会经济发展不可多得的“活化石”。
2007年,吉成井盐作坊遗址被列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成为自贡世界地质公园的盐业核心园区。
“遗址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一直是关闭状态。2004年我们接手的时候,遗址的本体基本已损毁,周围杂草丛生,房屋破烂不堪。”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馆长程龙刚介绍,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文物,2021年12月,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启动对吉成井盐作坊遗址的本体修缮保护工程,修复了天车、井房、灶房等19处建筑,共4200余平方米,并对周围环境进行了改善。2022年8月,吉成井盐作坊遗址修缮保护工程完工,并增挂了自贡博物院的牌子。
“修缮完成2个月左右,消防部门告知博物院没有实施消防、安防等工程,暂未达到安全开放的条件,就一直未对市民和游客开放。”程龙刚告诉记者,明年1月,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将对吉成井盐作坊遗址实施消防、安防等工程,预计明年10月可以对公众开放。届时,还会不定期举办展陈、研学活动等,让吉成井盐作坊遗址得到活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