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道变泥路 绵延近六公里

    针对网友反映的屡次修复治标不治本问题,当地回应:将铺设沥青路面


  • 通江县公路养护管理段工作人员对受损道路进行修复。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秋吉 摄

    坑洼不平的路面。(问政四川网友视频截图)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秋吉
      “原本平整的公路变得坑坑洼洼,不少碎石块散落在车道两侧,中间的路面泥泞不堪,被来往行驶的汽车压出一条条泥印。”近日,网友廖先生通过“四川省网上群众工作平台——问政四川”反映,巴中市通江县347国道铁溪段由于长期被重型车辆碾压,导致路面受损,严重影响群众出行,希望有关部门能进行修缮整改。
      情况到底如何?近日,记者实地进行了探访。

    现状 重型车反复压坏路面,雨后道路泥泞不堪
      “这条路是铁溪镇通往通江县城的唯一通道,从去年11月起,道路就开始出现坑洼问题,当地群众进城赶集非常不方便。”廖先生告诉记者,这样的坑洼路段集中在达州万源市竹峪镇到巴中市通江县铁溪镇之间,有近6公里长。
      在通江县347国道铁溪段,记者看到不时有装运水泥、钢筋的重型车辆驶过。通江县公路养护管理段的工作人员正在现场进行施工作业,原本坑洼的路面已被碎石块填满,在碎石块上方还铺有一层砂石,在经过压路机的修整后,道路已被压实。
      “估计是前两天来修复过一次,但这样的修复治标不治本,过路的重型车太多了,过不了多久又会把路压坏。”廖先生说,修复后还会面临新问题,晴天时道路尘土较大,下雨时又会变得泥泞不堪。

    回应 将铺设沥青路,现已进入施工复测阶段
      为何该路段会出现这么多重型车辆?通江县公路养护管理段负责人钱宁解释,这段路是镇广高速、米仓大道、诺水大道等省市重点交通项目的建设材料运输必经之路,因此常有大型机械、重型货运车辆驶过,“长期碾压路面后,导致道路出现不同程度的坑洼。”
      为此,通江县公路养护管理段每天都会派人巡视,对坑洼受损路段及时上报,并集中进行修复处理。
      “差不多一个月就要集中修复一次。”钱宁说,但由于重型车辆流量较大,修复后也只能维持一个月左右。
      据统计,通江县公路养护管理段今年已对该路段进行过多次治理。仅在11月,就已组织20余台机械、1000余立方米材料、120余名工人,分段分班施工。
      “下一步,我们计划在路面铺设沥青。”钱宁告诉记者,该路段属于2023年度国省干线大中修项目,去年9月已公开招投标确定施工队伍,目前施工单位已进场,正进行施工复测,将督促中标企业优化施工方案,加快施工。
      “正式施工后,估计一两个月就能完成沥青铺设。”钱宁说,届时将较好解决周边群众出行问题,确保道路运输安全。

    短评
      一条路承载着群众的生活与希望,这不仅是修复一条路,更是守护一方百姓的幸福。希望有关部门重视起来,尽快修缮,让道路恢复通畅,让群众生活少一些坎坷,多一些便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