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归途 英雄回家
我国连续11年迎回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
-
11月29日上午,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 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辽宁沈阳,一场大雪后,气温骤降,滴水成冰。
11月28日,搭载着43位志愿军烈士遗骸的专机从韩国仁川起飞,降落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迎回仪式后,烈士遗骸被运往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并于29日安葬。
这是我国连续11年接回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
守护你,如你当年保家卫国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参加安葬仪式的人们队列整齐,神情肃穆。70多年来,我国始终以崇高的礼遇来铭记和纪念这些为国捐躯的将士。
让英雄魂归故里,是党和国家对英雄的尊崇——
2013年,中韩两国达成共识,韩方自2014年起每年向中方移交一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及遗物。从2014年至2024年,中韩双方已连续11年共同实施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中方已将981位烈士遗骸接回祖国。
为了迎接长眠他乡的“最可爱的人”回家,国家每一次都举行隆重仪式。
让英雄魂归故里,是人民对英雄的深情礼赞——
2014年3月28日,首批437位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从韩国仁川机场踏上回家之路。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社会教育部部长王春婕至今还记得首批烈士遗骸灵柩抵达时的场景:“很多抗美援朝老战士、烈士家属和普通市民自发来到陵园门口,有的人看到运送烈士遗骸的车来了,流着泪远远地跟着车跑,那种发自内心的对烈士的尊崇,我一生都忘不了。”
让英雄魂归故里,是对英雄后人的最好慰藉——
2023年11月23日,第十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到祖国。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门前,头发花白的陈德志,抱着父亲陈道友烈士的画像,守在寒风中。他跨越两千多公里、从广州赶到沈阳迎接志愿军烈士回国。
73岁的陈德志说:“我是抱着崇敬的心,来看看父亲的这些战友们回国、回家。看到国家和全社会以这样高规格的仪式来迎接烈士们回国安葬,我想父亲和先烈们的在天之灵,也会感到欣慰吧。”
记着你,英雄永远活着
入夜的沈阳城,华灯璀璨,车水马龙。
最近几天,整个城市到处都闪烁着红底金字的标语:“热血洒疆场,忠魂归故乡”“只要我们永远记着,英雄就永远活着”……人们以最高礼遇,表达对英雄的敬意与爱戴。
28日,沈阳市人民广场上升起一面跟随神舟18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的国旗。当天,迎回志愿军烈士遗骸的车队从广场旁驶过。参加升旗仪式的航天英雄杨利伟说:“这面特殊的五星红旗,充分体现了祖国强大的力量。烈士们曾经为之奋斗的中国如今已是国富民强,山河如愿。我们升起当年烈士们用生命保卫的五星红旗,是对英烈最好的告慰。”
新华社记者 孙仁斌 李秉宣 白涌泉
(据新华社沈阳11月2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