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大院随便进 打开的是大门更是“心门”

  •     

    □四川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周丽萍
      近日,“政府大院随便进”的安徽舒城县政府大院在网上“火了”。据报道,舒城县政府大院随意进出无门卡,自由停车不收费,被称为“比自家小区还容易进出的政府大院”。网友纷纷点赞,“让政府的大门永远向群众开放,让群众的心门不断向政府靠拢”“政府此举体现了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创新思维和主动意识”。
      其实,近年来地方政府打开大院门的也不少,但主要是在节假日开放给市民游客,像舒城县开放得这么彻底的较少见。这种彻底表现为一种完全“无隔阂”“不设防”的态度,正如该县县长对此回应的那句,“大院开放不存在什么方不方便,大家都是人民群众”。感觉这种认识比“亲民”还进了一层,人民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党员干部和老百姓是“一体”的,都是“自己人”,何必见外,值得点赞,也值得深思。
      此外,当地的回应中还有一句“我们舒城县政府大院一直以来都是开放的”令人印象深刻。据舒城市民说,“从我们有印象记事的时候,大门都是敞开的,也没有看到有人被阻拦在门外”。首先这说明不是作秀,不是一时,而是多年来的传统,在当地“已是寻常”;其次,舒城“开门”这么多年,也没有出现什么“混乱”“不安全”的状况,说明有的顾虑也不必太“顾虑”。
      “物理距离”往往直接影响“心理距离”。舒城县政府大院打开的是大门,更是政府和老百姓之间的“心门”,破解的是壁垒,连接的是“民心”。舒城这次成为网红,无疑为政府形象、地方形象加分,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其走红背后民众对政府的种种期待。从实际出发,其他地方未必都要学舒城这样“开门”,但如何以真情、以行动面向人民群众,让惠民利民之举更加可见可触可感,打开“心门”,是一个需要积极作答且永不过时的问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