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艺作品的美学动力
——从川剧《皮影人家》看传统艺术的创造力
-
□郑建琼
川剧《皮影人家》是一部让人振奋的小剧场川剧。这部作品剧情丰富完整,演员表演沉稳典雅,故事情节有着深厚的历史时代感。精湛的表演技艺,深厚的历史情怀,至简而精深的传统文化之道,让观众有久久难以忘怀的观看体验。很难想象,这样的作品出自年轻的创作团队。
《皮影人家》由省文联主席、四川省川剧院院长陈智林担任艺术总监,四川省川剧院青年编剧曾浩月担任编剧,四川艺术职业学院青年教师康晓琳、武远远执导,由杨坤昊、邹宏、谭红梅等中青年演员担纲主演。无论是创作团队还是演出团队,都让人看到新生力量的创造力,更让人看到在四川艺术基金2023年青年艺术人才舞台孵化项目的支持下,四川省川剧院由经验丰富的川剧大师带动朝气蓬勃的青年戏曲工作者取得的丰硕成果,更有了对创作者们未来作品的期待。
相信现场观影的很多观众很少看过地道的皮影戏,即使看了,也只看了一些影像图案,很多人不知道皮影本身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曾经广泛吸引观众的要素到底是什么。剧中的王皮影是来自古城阆中的真实人物,阆中这座古城至今在省内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上独树一帜,可以想见川北皮影曾经的辉煌。
川剧和川北皮影戏,同为非遗艺术。用非遗展现非遗,是这部作品的一大亮点。对观众来说,看到非遗艺术中对传统文化的倡导,让观众有了植根于深厚文化记忆的认同感。这种文化认同感,应该就是新时代文艺作品的美学动力。
李明泉在《中国文艺评论话语体系建构的理论根基》里指出:“美学动力是文化动力的组成部分,即文化艺术内部各要素及文化艺术与外在关联社会形态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推动事物有序持久而生生不息的内在能量。这种美学动力来自于深邃深刻的思想理论力量,是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而不做依赖其他文明体思想的侏儒和寄生虫的根本保证。”
肖一的评论文章《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审美给养》指出:“一段时间以来,文娱领域存在着娱乐至死、是非不分、美丑不辨等乱象,背后的重要原因是美丑观的混淆。比如,在一些文艺作品中,耽美情节泛滥,病态审美横行,而质朴之美、阳刚之美、崇高之美被排斥和消解,误导了人们的精神追求,消解了群众的奋斗意志。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巩固和加强社会主流审美,关系到国家的文化安全,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民族的前途和未来。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中华传统文化积淀了丰富的艺术审美经验,形成了气韵美、意象美、意境美的文化遗产。”
两位老师的评论都在呼唤文艺作品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能量,而自古以来,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就是最显而易见的精神能量。这会让文艺作品具有刚健之美,质朴之美,风骨之美。所以,这种精神力量让如王皮影和王一鸣这样的传统文化从业者们,有了坚定的文化传承的担当,也让四川省川剧院《皮影之家》的年轻创作团队有了笃定的创作动力。这种文化精神,也让观众与作品有了强大的情感共鸣。这种文化精神就是我们这个时代传承传统文化的精神动力,就是这个时代的文化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