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要闻
四川院士基金已完成投资项目27个,带动社会资本投资达10亿元
做国有资本“伯乐”发现创新“千里马”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文露敏
“从地上到天上,企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四川院士科技创新股权投资引导基金(下称‘四川院士基金’)的支持。”近日,成都菁蓉联创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菁蓉联创”)董事长助理胡芳芳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5月,北京三号C星星座发射成功,其搭载的卫星载荷嵌入式操作系统就来自菁蓉联创。在进入商业航天领域之前,这家企业的主营业务是电网端的操作系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健全国有企业推进原始创新制度安排”。
四川院士基金由四川发展(控股)公司旗下川发引导基金作为基金管理人。这只由国有企业主导的股权投资基金,目光始终瞄准商业航天、人工智能等前沿赛道的原始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国有资本“伯乐”,如何发现创新“千里马”?
投小投早,助力转化
连日来,四川院士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总经理赵军频频到访菁蓉联创,了解企业新的业务方向和项目进度,积极推动追加投资。
“投小、投早、投人才、投硬科技。”赵军常将这句话挂在嘴边。在赵军看来,院士基金就是要服务两院院士这样的高层次人才,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川落地转化。
基金的成立,缘于2020年9月的两院院士四川行活动。其间,四川发布支持两院院士在川创新创业的10条措施,四川院士基金是其中之一。
2021年3月29日,四川院士基金正式揭牌成立。截至目前,四川院士基金已完成组建方案要求的募资任务,累计募集资金10亿元。其中,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出资2亿元,四川发展旗下的企业改革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出资5.9亿元,成都经开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出资2亿元,川发引导基金作为基金管理人出资0.1亿元。
赵军表示,科技型企业具有轻资产、重研发投入的特点,在传统金融支持体系下,“软实力”难以转化为融资对接中的“硬通货”。“作为国有企业,需要发挥国有资本主导引领和战略支撑作用,助力科技型企业乘风破浪。”
菁蓉联创就是一个例子。2022年,菁蓉联创完成四川院士基金领投的千万元级别融资。随后不到一个月时间,他们便从天府软件园创业场搬迁至产业楼宇B6区,办公面积增至2000多平方米,团队也从最初的10余人扩大至近百人。
2023年1月,菁蓉联创自主研发的星载基础软件平台首次搭载我国智能遥感卫星发射成功。“得到国有企业主导的股权投资基金投资,对我们在商业航天领域拿下订单、站稳脚跟至关重要。”胡芳芳说。
赵军将四川院士基金的工作,概括为“做国有资本‘伯乐’,发现具有高成长潜力的优质‘千里马’”。
从精准投资、培育孵化到有效赋能,“千里马”纷纷踏出一条上升曲线:去年10月,成都威频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四面体药物研究有限公司完成新一轮融资;今年3月,我国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试跑,装备四川荣创新能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提供的第三代氢能动力系统;4月,专注于靶向创新药研发的成都海博为药业有限公司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此前,四川院士基金的资金注入加速公司创新药物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再走向市场……
自设立以来,四川院士基金已完成投资项目27个,投资金额共计4.63亿元,带动社会资本投资达10亿元,8个已投项目获得后轮融资达7亿元,1个项目完成退出,储备项目100余个。
以投促引,投后赋能
在四川发展内部,四川院士基金作为首只投向科创早期项目的基金,没有先例可循。如何创造先例?赵军表示,四川院士基金在管理办法、激励机制、授权体系等方面,都有很大突破。
比如,赋予川发引导基金一定的自主权,将投资决策流程缩短为3至4个月;规定项目经理、项目负责人等关联方必须强制跟投,实现风险防控和正向激励等。
在项目选择上,四川院士基金尤为看重人才的引领带动作用。围绕川籍和在川院士、川籍以及在川工作国家级和省级高层次人才的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项目,为高层次人才项目量身定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案,吸引两院院士等高层次人才60余位在川汇聚。
另一个关注重点是热点前沿赛道。“我们关注的项目基本在实验室或小试中试阶段。”赵军介绍,通过超前布局人工智能、绿色氢能、生物技术、商业航天及卫星网络等领域,四川院士基金采用多样化投资手段为科创企业注入动力。
“以投促引,投后赋能”常常被赵军挂在嘴边,“被投企业多处于初创期、成长期,需要更多支持和帮扶。”
为此,区别于市场化机构纯财务投资模式,川发引导基金专设投资协同部,统筹院士基金业务协同工作,通过政策服务、资本赋能、产业对接、管理提升、品牌宣传等打造投后赋能体系。
“整合产业资源,构建产业赋能生态圈。”胡芳芳举例,产业协同方面,四川院士基金帮助梳理对接产业链上下游渠道,利用四川发展生态环保、先进材料、生物医药、航空航天四大产业及其他产业链资源优势,常态化协助产业对接。
在菁蓉联创企业展厅,记者看到一款卫星智能终端产品。这家以软件起家的企业,正积极向陌生的制造领域进军。“未来,我们还有建设产线的计划。”胡芳芳透露。为此,四川院士基金将积极推动追加投资,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
四川院士基金将继续推进重点储备项目落地,同时着力拓宽项目渠道。“我们还要积极寻求并创造与其他金融机构联合投资的机会,引导社会资本向科技成果和高端人才集聚。”赵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