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构建工匠培养全链条体系

    德阳市总工会:推动更多产业工人由“工”到“匠”


  • 4月23日,德阳市劳模工匠学院揭牌仪式在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举行。

      7月29日,第八届四川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网约配送员项目决赛现场。

        

    □英昌 (图片由德阳市总工会提供)

      盛夏时节,万物荣华。7月29日,德阳文德国际会展中心内,50余名选手紧锣密鼓地组装无人机,机器碰撞声“吱吱”作响——这是第八届四川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无人机操作员项目的决赛现场。决赛为期3天,共设置7个比赛项目,来自全省21个市(州)及21个省级产业、企业(集团)公司的355名选手齐聚德阳,共赴这场技能与智慧的对决。
      这场省级大赛缘何选址德阳?推动产业工人由“工”到“匠”,德阳给出了答案。作为“中国重装之都”,德阳有86万名产业工人,这支队伍综合素质的整体跃升,对于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为促进产业工人成长,近年来,德阳市各级工会紧紧围绕四川省总工会“345”战略部署,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以匠心筑梦,赋能高质量发展。
      在2022年和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评选中,德阳有两位工匠上榜;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到享誉天府的名菜厨师,众多技艺超群的工匠人才如星辰般涌现,86万德阳产业工人踊跃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火热实践。
      如今的德阳,不仅是一座工业之城,更是一座工匠之城。

    匠心筑梦
    强化劳模工匠示范引领

      在2022年和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名单中,德阳有两位工匠入选,分别是三星堆博物馆陈列保管部副部长郭汉中、东方电机水轮机装配特级技师崔兴国,这两位工匠入选的背后,正是德阳工匠匠心筑梦、久久为功的生动写照。
      从幕后走到台前,这份荣誉不仅源自他们多年来的精益求精、潜心钻研,也得益于德阳市总工会对劳模工匠工作的积极探索与实践。
      近年来,德阳着力健全工匠培育体系。德阳市总工会印发《大力弘扬严谨细致的工匠精神的实施意见》,出台“十一条措施”,深化全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打通产业工人队伍就业与企业技能人才需求的通道,着力打造一支以“大国工匠”“四川工匠”“德阳工匠”为引领的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德阳贡献工会力量。
      深化劳模工匠示范引领,一批典型人物不断涌现。5年来,德阳市共推荐并获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5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7名、全国工人先锋号6个、“大国工匠”2名;四川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32名、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状11个、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13名、四川省工人先锋号13个、“四川工匠”14名。德阳市共评选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100名、德阳市五一劳动奖状91个、德阳市五一劳动奖章182名、德阳市工人先锋号50个、“德阳工匠”46名。
      此外,德阳市总工会充分发挥劳模工匠宣讲团的作用,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推动劳模工匠进企业、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叫响工会品牌,强化示范引领,激励更多劳动者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人才引擎
    释放劳模工匠品牌效应

      一名劳模,就是一粒种子;一个工作室,就是一个孵化器。近年来,德阳大力开展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为广大劳动技能人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搭建平台。
      “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发挥示范作用,带动一个团队共同创新,并推动由单个创新向群体创新转变,由一次创新向持续创新转变。”德阳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说,通过积极搭建学习、展示、竞技、交流平台,助力企业把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建设成重学习、带队伍的人才“培养站”,重实践、解难题的问题“破解站”,重创新、转成果的技术“转化站”,重培养、强素质的员工“加油站”。
      截至目前,德阳市共打造各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89个,各区(市、县)和市属企业创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40个,打造了一批集“展示+交流+培训+竞赛+服务”为一体的创新工作聚集平台。
      今年4月,德阳市劳模工匠学院正式揭牌,作为全省工会系统率先创建的工匠学院之一,该学院以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为核心,融合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与德阳安装技师学院的优质资源,构建起“1+N”的立体培训体系,覆盖包括三星堆管委会、国机重装、东方电机及东方汽轮机厂在内的16个高端教学点。
      产业工人是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当前,德阳积极打造“世界级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和“中国装备科技城”,企业“智改数转”步伐加快,一批“黑灯工厂”、智能化车间投用,对未来产业工人提出更高要求。德阳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锻造劳模工匠学院品牌,建立健全办好德阳劳模工匠学院的长效机制,把职业技能水平提升和创新能力培养作为核心内容,高质量打造师资库、课程库、案例库和实训基地,大力开展技能水平强化提升、技能竞赛等特色项目,构建工匠人才培育体系。

    礼遇人才
    厚植工匠成长成才土壤

      7月31日,第八届四川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落下帷幕,7名德阳选手脱颖而出捧得奖杯,其中3名选手在无人机操作员、人工智能训练师、焊工项目中摘得桂冠。
      礼遇人才,德阳始终以诚相待。今年初,德阳市总工会对标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礼遇“四川工匠”若干政策措施》,拟定了德阳市关于礼遇“工匠”的若干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工匠政策、落实工匠待遇、解决工匠困难。
      王浩宇来自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获得此次大赛焊工项目第一名,“这份成绩得益于德阳市总工会长期以来的培训指导和德阳工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我还拿到了‘匠心卡’,在就医、岗位评价、评优评先等方面都能享受优待,解决了后顾之忧。”
      王浩宇口中的“匠心卡”,是德阳为保障产业工人队伍待遇而推出的创新机制。2023年,德阳市总工会与德阳市人社局联合发布《关于“十四五”期间(2023年-2025年)技能人才激励制度的实施细则》,创新推出“德阳匠心卡”,只要经过认定达到标准就能申领此卡。从贴心的医疗保障、及时的疾病救助,到精准的困难帮扶,以及广泛的普惠服务,一系列措施精准对接工匠需求,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关怀体系。
      同时,德阳市建立健全联系服务劳模工匠的长效机制,通过动态更新劳模工匠信息库,确保服务精准高效,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节日慰问,送去专项津贴及健康体检等服务。
      近年来,德阳广泛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各类宣传教育阵地,多层次、全方位讲好劳模工匠故事、宣传劳模工匠精神,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推动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劳模工匠的浓厚氛围。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德阳以匠心为基,厚植工匠成长成才的土壤,一幅“社会崇尚技能,人人享有技能”的美好画卷正在德阳徐徐展开。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