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 悟
走蜀道
-
编者按
6月18日,“蜀道行”文化遗产展示推介活动暨文艺名家蜀道行正式启动。4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文艺名家,奔赴四川广元、陕西汉中等地,深入蜀道重要遗址展示地、重大事件发生地、历史名人行经地采风,创作主题文艺作品,展现蜀道文化的独特魅力。蜀道沿线独特的自然风貌,厚重的历史文化,激发文艺名家们蓬勃的创作灵感,边走边写,边走边画,边走边唱……本期起,“原上草”将陆续刊出部分文艺名家蜀道行作品,敬请关注。
□侯志明
走蜀道,自然而然地会想起李白,想起他的《蜀道难》。这首诗的知晓度估计在中国诗歌史上是排在前面的。
蜀道扬名千年,不能说和李白的这首诗没有关系。这是文学的力量,千百年来强劲挺拔得令人震撼,谁也不能不承认。
传统意义上的蜀道是指周秦汉唐时期直至明清,从长安(今陕西西安)经过汉中盆地通往成都平原的几条古道,历史超过二千三百年。它穿越了秦岭,穿越了大巴山。蜀道,为了方便理解记忆,我们可以大致把它概括为“秦五巴三”。秦五,也即秦岭段的蜀道主要有五条,分别是陈仓道、褒斜道(明清时期又称连云栈道)、傥骆道(又称骆谷道)、子午道、阴平道五条。通过这五条道,把关中平原和汉中盆地相连接,也把长安和汉中相连接。巴三,就是经汉中盆地、大巴山的古道主要有三条,这三条是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它们把汉中盆地和成都平原相连接,也把汉中和成都连起来了。秦岭段的几条道蜿蜒于秦巴山地的河谷险峡之中,许多地段要伐木架栈行走,所以,蜀道又有了“栈道”的称号。
世界上比蜀道难的路难道没有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但为什么不出名、知晓度不高?这是我每次走蜀道时不住地问自己的一个问题。
甲辰年夏至前夕,应了四川日报社的邀请,和文艺界众名家再走蜀道,走到剑门关,仰望楼上,看到四个大字时,忽然间豁然开朗。
哪四个大字?眼底长安。是呀,蜀道,它连接着长安啊!长安,如今的名字叫西安,从古到今太不得了。它是中国的十三朝古都,先后有西周、秦、西汉、东汉、新、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王朝在此建都。又是赤眉、绿林、大齐(黄巢)、大顺(李自成)等农民起义政权的都城。在这方面,没有哪个城市可以和它比资格比资历。
长安城在唐朝时期达到鼎盛期,经济文化空前繁荣,也吸引了大量的外国使节和商人前来交流和贸易,长安那时是世界的中心。
公元701年,李白出生了。李白饱读诗书才华横溢,“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他不能满足于一辈子待在四川待在江油。公元725年,二十四岁的他带着梦想从家乡出发了。他的目的地很明确,那就是盛唐的首都长安。
李白的故事大家都很了解,他在长安,或者说以长安为中心,生活的时间断断续续大概有三十年,但并不得志,也不得意,也不开心。
在长安,为了得到皇帝的赏识,李白也是绞尽脑汁,但很长时间都没有引起唐玄宗的注意。公元742年,受人推荐,四十一岁的李白总算被皇帝想起来了,召入宫中,做了皇帝的私人秘书。唐玄宗对这位四十多岁的人还算满意,但李白却对这份工作不满意。他饱读诗书,才华卓越,满怀希望来到长安,不是来写诗作赋、当随身秘书的。他是要治国安邦平天下的。这种理想和现实的较大落差使他对唐玄宗产生了不满。文人太情绪化,有了情绪不能控制,有了不满不会掩饰,随心所欲放纵不羁失去理性,直至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公元743年,宫中牡丹花盛开,唐玄宗心情大好,特意安排了一天,召集近臣、携带爱妃赏花饮宴,李白在列。大家喝得高兴的时候,皇帝不想让李白寂寞,就提出来让他应景作首诗。可是,李白忘记了这是什么场合,忘记了能来的都是被皇帝抬举的,始终对做秘书这件事耿耿于怀,不满、不快、不高兴,甚至愤懑写在脸上,情绪就控制不住了。诗要作,但必须让贵妃捧砚,高力士脱靴。好汉不吃眼前亏,为了不让皇帝扫兴,众人就成全了他。这下李白倒是痛快了一把,但皇帝、贵妃、高力士等几乎所有人都觉得荒唐、过分了,看不下去了,也不高兴了。这样一个当了两年秘书就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人,这样一个恃才傲物的人,这样一个被抬举但不识抬举的人,怎么可以委以重任?李白因此出名了,可是升迁的路也被自己糟蹋得泥泞不堪,比蜀道还糟糕还艰险了。后来,他是否为此事后悔过不得而知。《蜀道难》大概就是这个时候稍晚一点写成的。这首诗最早见于唐人殷璠所编的《河岳英灵集》,该书编成于天宝十二年,也就是公元753年,也就是李白五十二岁前。这段时间,李白混得一塌糊涂。
此后,李白也再没有好过。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的日子更加难过。他居然押宝式地把自己人生的赌注都押到了永王李璘身上。在残酷的宫廷斗争中,太子李亨轻而易举地击败了李璘,当了皇帝,就是唐肃宗。李白却因此获罪流放夜郎。后来,天下大赦,李白重获自由。但此时的他贫困潦倒,无奈只得投靠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寄人篱下,勉强糊口度日得以生存。一年后仙逝,终年62岁。
这是题外之话了。但李白写完《蜀道难》就再没有回过老家了。
来到长安前,李白是雄心勃勃、理想满满,但真正到了长安,感觉到并不是他想象的那样,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他感叹道:“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唉,早知道是这样,我这样一个外乡之人,远道之人,冒着那么大的艰难险阻,来这里干什么呀?
人的心情不好时,看什么都不好,什么都和自己过不去,什么都是狰狞的可恨的,包括走过的路。试想,如果李白去了长安,一帆风顺,要风是风,要雨得雨,在他眼里蜀道还难蜀道还艰险吗?
剑门关上的“眼底长安”四个字,苍劲有力,超然脱俗,是当代书法家谢季筠所书。谢老是我前辈,算得上同道上的忘年交。但这四个字的出处是早于唐代的。如果蜀道不是一条连接着长安而是连接另外一个地方的路,会有那么多文人墨客咏叹吗?会有那么多人冒着吓破胆会亡命的风险前往吗?会有那么多胸怀抱负的人往来穿越吗?会有这么经久不衰的魅力吗?我想,不会。如果不是连接着长安,走的人顶多只有耕者牧童、贩夫走卒、山野樵夫,咋会留下如此矫情的咏叹呢?
这首诗,不在于作者把蜀道写得多难,如果我们只是注意到了这一层,那对作者的理解是肤浅的。在我看来,这首诗真正震撼人心灵的、使人久久不能平静的,是李白面对人生有形和无形的艰险发出的“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的发问,而且这一发问,至今还响彻历史的天空,人类的长河里。
蜀道,本来是一条道,走的那些想法多的人多了,也便成了一条心路。形形色色的人在这里由不得吐露自己的心声。
陆游经蜀道过剑门时留下《剑门道中遇微雨》:“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当时,陆游由南郑(今陕西汉中)战乱前线调往成都,任成都府路安抚使司参议官;而担任安抚使的又是当时著名诗人,也是陆游好友的范成大。人到此处,什么心情不言而喻。
在蜀道上的梓潼县境内有个送险亭,亭上有副对联:“头头是道,夷送险也送;步步之间,心平路则平”。认为官场是险的难的,脚下的路就是险的难的;认为人生是险的难的,脚下的路就是险的难的,否则就是平的。这是多么深刻的人生哲理啊!
在这条路上,军事迷看到了战火与谋略,官场迷看见了皇权与皇帝,商人看见了金钱,文人和艺人玩了把心境。走在这条路上的各色人等都有不同的想法,而且很多。只有在路边老百姓的眼里,它才是一条实实在在的路,甚至和自家房前屋后的那条田埂路没什么区别。
如今的蜀道,已没有真正道的功能了,至少已经不是人们必走的道了。火车飞机高速公路早已取而代之,蜀道难已经成为历史。这是时代的变迁,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